米兰展观察手记2|米兰展被 “莫兰迪色系” 控场
以一名观众的身份,今天第一次到米兰家具展,因为是第一次,所以我也没任何对比,所以就不好评论了,就说点小感受吧。
我仍然是在入口拍了个照打卡到此一游,我也在想为什么我需要这样做?是因为常常某个行程、活动、品牌都是要有点标识性符号,才好让人记得你曾经来过,才容易认得你的样子。米兰展和博洛尼亚展、还有很多欧洲其他地方一样,没有一个非常隆重的大门、牌坊、仪式感,只是提供一个很普通的入口,表达的观念就是: “ 你进去就进去呗,少啰嗦!”
米兰展入口这个位置我看很多人拍过照,很自然地知道就是到MILANO了。我没去查过这个设计的理念,这整个创意造型覆盖了全部公共区域,从我感知来讲,我觉得这表达的是一片海浪,波澜起伏,巨浪偶尔溅出一点水珠,人在浪底下走。那位设计师肯定是这么想的,哈哈,如果真不是的话就是设计没传达好。
(我觉得这圆家伙就是水珠的意思)
这个展馆大得让人感到恐怖,各号馆星罗密布在纵路两边,一望无际!我先挑了8、12、16、20号馆看,看展绝对是先考验个人身体素质和意志的事,我一上午走了二万步,才看完前三个馆,大家都体力严重透支了,基本是可以累趴在展会上的。
不知道是不是我挑的展馆关系,我看到的展示手法都没有浮夸的东西,设计师都很追求视觉上的干净,而家具空间的设计语言相对比较丰富,造型、材质、色彩都适合发散设计想象力,比瓷砖展示更容易呈现效果。
爬完几个场馆,能撩我的首先是色彩的运用,高饱和度的纯色彩很少,是各种极具色彩感的高级灰不断登场,基本是高级灰导师 ”莫兰迪色系” 在主导整个色彩走向,米灰、棕灰、蓝绿灰、紫灰是应用频率最高的,附着在各式各样材质上出现,而且表情都很丰富,没有要性冷淡意思,也没有要颓废的意思。
应用手法也并不单一,都喜欢混搭式地出现,乃至于一个台面就揉和了几道灰,又是能够和谐共融在一起,相信这就是灰调的好,磨掉了色彩的尖锐利角,让它们友好共处,不冲突、不排斥,同时能够有高级时尚感,有时间我挺想去趟博洛尼亚的莫兰迪博物馆,看看高级灰的祖师爷是怎么玩色彩的。
家具流行当前呈现的是大面积很有色彩感的暖灰,在展位设计上的铺排大多用了中、深灰做背景,这方面是有针对产品展示的需要:虚化背景、突显家具主角。
我在思考,当未来要流行这种调性的家具风之时,瓷砖的角色该如何定调?这是值得思考的,是探索瓷砖下一步设计的着眼点,也许它会以冷暖对比、灰调呼应等等去处理空间的色彩分配关系,也许它也可以将空间色彩交给诸如墙漆等不同材质角色去构建。
大格调的素、简、美是当下时代的审美特征,似乎所有设计师都有共识,去繁复,走轻松自由路线,只是各自演绎手不同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