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内这两大经典品类或从江西产区全面淘汰
一对一人工客服
在线解答加盟疑问
- 预约考察
- 咨询费用
- 了解区域
- 开店选址
抛光砖+瓷砖,这对曾经的“地砖之王”+“墙砖之王”黄金搭档,在2023年再次面临生产线与产能的缩减。
《陶瓷信息》近日在江西泛高安产区了解到,当地多家头部陶企再次开启了生产线的改(扩)建潮——停产现有的抛光砖、瓷片生产线,并启动新一轮的技改,实现产能和产品品类的优化升级。
据上游陶机装备供应商介绍,预计到今年底,江西产区至少有8条抛光砖和瓷片生产线因技改其它品类而退出。也有陶瓷企业认为,按照目前的现状,未来1~2年,抛光砖、瓷片或将从江西产区完全退出。
2023江西产区又将有
8条抛光砖、瓷片线技改退出
据《陶瓷信息》统计数据显示,过去十年间,昔日的墙地砖“黄金搭档”——抛光砖、瓷片,在抛釉砖、中板兴起后,产能规模以平均每年8%的速度萎缩。
尤其是抛光砖,日产能在过去10年间,从125.9万㎡减少至25.45万㎡;而瓷片也是在2017年中板兴起后,日产能从最高峰的137.8万㎡减少至47.1万㎡(含一批闲置产能)。
值得关注的是,过去两年间,受房地产市场下行影响,各陶瓷产区大量的抛光砖、瓷片生产线长期处于停产、闲置状态,尤其是瓷片生产线,因改造成本过高,包括高安产区在内的一些头部陶企瓷片生产线一直处于闲置状态。
江西产区过去10年抛光砖产能情况(下表) | |||
时间 | 品类 | 生产线数量 | 日产能 (平方米) |
2014年 | 抛光砖 | 78条 | 125.9万 |
2017年 | 抛光砖 | 41条 | 81.9万 |
2020年 | 抛光砖 | 14条 | 30.14万 |
2022年 | 抛光砖 | 12条 | 25.45万 |
江西产区过去10年瓷片产能情况(下表) | |||
时间 | 品类 | 生产线数量 | 日产能 (平方米) |
2014年 | 瓷片 | 55条 | 113.7万 |
2017年 | 瓷片 | 59条 | 137.8万 |
2020年 | 瓷片 | 36条 | 97.35万 |
2022年 | 瓷片 | 17条 | 47.1万 |
据《陶瓷信息》了解,今年开年至今,泛高安产区各陶企产销形势较好,尤其是太阳、华硕、罗斯福、瑞阳、格仕祺以及奥巴玛等产区头部陶企月销售额更是屡创新高,中板、抛釉砖等品类甚至出现严重缺货的现象。
最近几年,受产业政策和企业用地等多方影响制约,泛高安产区陶企在产能和品类升级等方面,更多依赖于现有生产线技改,或者以并购租赁的方式实现。
2023年,抛光砖、瓷片市场需求进一步萎缩,而抛釉砖、中板、大板等品类的产能供应紧张,加速了高安产区头部陶企对抛光砖、瓷片生产的技改与转产。

(图片来源:陶瓷信息-公众号,侵删)
据分析,随着房地产经济的下行,大型工程集采项目大幅缩减,以工程渠道为主的抛光砖、瓷片市场亦在持续下滑。另一方面,各陶瓷产区优质原材料供应不足,以及能源成本持续上涨,抛光砖对优质原材料的需求,以及瓷片二次烧成工艺增加能源成本等,都导致了抛光砖、瓷片的竞争力被削弱。
再加之房地产市场不景气,不少大型工程采购商为压缩采购成本,选择了单线产能不断提升、销售价格不断降低的抛釉砖和中板,而一直徘徊在成本线边缘的抛光砖和瓷片,逐渐失去了价格竞争优势,在工程市场的份额进一步受到冲击。
未来1-2年
抛光砖瓷片将从江西产区全面淘汰?
瑞阳陶瓷集团总裁陈春辉介绍,5月16日瑞阳陶瓷集团正式启动瑞源基地抛光砖生产线“拆旧建新”的项目改造,首期2条日产能9万平方米的中板、抛釉砖生产线正式开工,计划9月份建成投产。二期2条日产能9万平方米的大板、抛釉砖生产线将在今年10月份启动建设,预计2024年春节后投产。
此外,华硕陶瓷、罗斯福陶瓷两家陶企也计划将此前停产的瓷片生产线进行技改,改扩建为中板、抛釉砖生产线。
据设备供应商向《陶瓷信息》透露,预计到今年年底,江西产区将有8条抛光砖和瓷片生产线,因技改其它品类而退出。

(图片来源:陶瓷信息-公众号,侵删)
在陈春辉看来,抛釉砖经过10余年的技术升级,在耐磨效果上已经跟抛光砖没有差别,更关键的是,抛釉砖在花色、工艺方面更多元,而且工程采购价格甚至比抛光砖还要低。中板从生产、铺贴和使用特点等方面都比瓷片更加突出,尤其是近几年瓷砖价格的整体降维,中板的生产工艺优势比瓷片更加明显。
据“陶业长征——2022全国陶瓷砖产能调查”数据显示,截止2022年底,整个江西产区抛光砖生产线仅剩12条,日产能25.45万平方米;瓷片生产线17条(含停产闲置),日产能47.1万平方米。
有行业人士认为,随着今年泛高安产区一批头部陶企纷纷将抛光砖、瓷片生产线进行技改升级,未来1-2年,抛光砖、瓷片或将从江西产区完全退出。事实上,在整个华中产区,仅有江西、湖南、湖北、河南等产区合计共拥有20条抛光砖线,日产能46.35万平方米,并且有相当一部分抛光砖生产线全年开窑率不足5个月。
亦有业内人士认为,抛光砖在出口上还有一定市场,不会完全淘汰退出,大概率会像耐磨砖一样,全国还有几条生产线长期存在,但几乎不可能再卷土重来。
“从物理性能上来说,抛釉砖的耐磨度近些年快速提升,已经不逊色于抛光砖,但花色、纹理等装饰性能,是抛光砖难以突破的‘硬伤’。另一方面,现在几乎没有陶瓷企业在抛光砖的创新研发上加大投入,因为抛光砖的‘大路货’形象长期深入人心,投入巨资去研发一款很难实现可观回报的产品,对于企业来说,并不是明智的选择。”
(文章来源:陶瓷信息-公众号,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