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环保法规接连不断 陶瓷产业迫在转型之际
一对一人工客服
在线解答加盟疑问
- 预约考察
- 咨询费用
- 了解区域
- 开店选址
这几年来中国的陶瓷行业确实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环保呼声越来越高以及环境出现了诸多问题,在新的环保法规的要求下,改革创新是必然,当环保的大棒落向陶瓷行业的时候,陶瓷企业做好在政策的支持下做好创新才能走向更远。
近年来环保法规接连不断 陶瓷产业迫在转型之际(图片来源于网络)
环保大棒落向陶瓷行业
从2013年以来,随着我国雾霾天气常态化的加剧,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不断加强了对治霾、工业生产节能减排工作的执行力度,一个接一个的会议,一次接一次的专项整治行动,无不展现了政府对传统重污染工业进行整治的决心和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导向。各项环保政策和标准的出台,使得“以前都是注重市场不注重政策,连国家环保局网站都不上”的佛山陶瓷企业开始意识到形势的严峻。
2014年5月《佛山市陶瓷行业大气污染深化治理实施方案》规定,在2014年9月30日前所有陶瓷企业完成烟气治理,必须完成高污染燃料燃烧设施的淘汰或更换,改用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电或其他清洁能源,确保全面达到排放限值要求,治理验收的唯一依据就是国家强标《陶瓷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2014年《陶瓷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在实施过程中,被陶瓷企业指责过于严苛,认为新标准将使陶瓷企业遭受困难,佛山42家陶瓷企业****请求国家修改标准。2014年12月末,环保部修订了《陶瓷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标准有所放松。但这却让部分环保企业不满,甚至怒斥“因穷而抢劫”。
从2000年开始,为了响应国家环保局的号召,全国各大陶瓷产区都制定了相应的方案,对部分陶瓷企业做出限制整改或是关停。因此,各地的陶瓷企业开始了不同规模的“迁徙”之路,将企业的主要生产线从产区转移到未强行要求整改的产区,或是搬迁到更接近陶瓷制作原料的地区和能源产区。在此之后,国家相关的环保政策依然陆续出台。
加快产业升级迫在眉睫
国家政策加大了生态保护力度,那么陶瓷行业的环保政策更为严格是必然的。这种严格发展到一定的阶段,甚至可能会上升到决定陶企能否生存的层面上。早几年因清洁生产而大举搬迁的陶企,是区域性的例子,这个例子很可能在未来上演成为国家层面的强制性方式。进行环境综合整治将进一步加快陶瓷行业的转型升级步伐,迫使陶企淘汰落后产能,转而走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道路,对于行业来说将大有裨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