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陶企业排污新标准 能否顶住压力向前行
一对一人工客服
在线解答加盟疑问
- 预约考察
- 咨询费用
- 了解区域
- 开店选址
中国从一个农业大国发展成为一个工业大国,其中付出的代价也挺大的,现阶段面临着诸多的环境压力,各行各业都在进行整顿,建陶也不例外,并且还有更加严格的要求,现在建陶工业基准废气氧含量确定为17%,那么建陶能否顶得住压力呢?
建陶企业排污新标准 能否顶住压力向前行(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近日联合公告:《建筑卫生陶瓷生产企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协会标准9月1日起实施。其中,将基准废气氧含量定为17%。“按此要求,我国目前能够达标的建筑卫生陶瓷企业不超过2%”,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秘书长缪斌向本报记者解读协会标准时,提出行业面临环保压力巨大,生态建设形势严峻。
面对排放标准大考,98%的建筑卫生陶瓷企业将何去何从?国家收紧排放标准,将促进行业企业新一轮洗牌,也将进一步促进行业企业的转型升级。建筑卫生陶瓷企业只有加大投入,以创新驱动行业发展,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大力治理环境,才能达到《建筑卫生陶瓷生产企业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要求》的标准规定,同时,也为建筑卫生陶瓷产业在未来“十三五”规划中,实现绿色创新发展,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
产业发展迅速,环境压力日益加大
目前,我国有3000多家建筑陶瓷厂、1000多家卫生陶瓷厂,另外,还有相当一部分的陶瓷小手工作坊。据统计,我国建筑卫生陶瓷行业年度产值达5600多亿元,实现利税450多亿元,现有建筑陶瓷生产线3400多条,年产建筑陶瓷约90亿平方米,占世界总产量50%;卫生陶瓷生产线200多条,年产卫生陶瓷约2亿件,占世界总量40%。我国是建筑卫生陶瓷世界最大生产国、消费国,是主要的产品出口国,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建筑卫生陶瓷制造的烧成工艺,会带来大气污染物排放;其原料制备、成形、施釉、冷加工等生产工序,也会带来水污染物的排放。
有违工艺特点,排放标准修订在即
自《陶瓷工业污染物排行标准》实施以来,建筑卫生陶瓷行业尤其是沿海发达地区的陶瓷企业积极响应,投入巨资进行环保设备改造,首先在污水排放上实现零排放。
为使排放标准引领陶瓷工业实现清洁生产、绿色发展,环境保护部于今年6月4日在中国环境标准网上发布了《关于征集2015年度国家环境保护标准计划项目承担单位的通知》,将《陶瓷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修订 GB 25464-2010)》列于标准制修订列入《2015年度国家环境保护标准计划项目指南》中,并明确提出完成时限为2016年。
加速转型升级,创新跨越绿色门槛
尽管中国建材联合会和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的专家们制定《建筑卫生陶瓷生产企业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要求》协会标准时,通过大量实际数据的科学分析论证和总结,最终确定以17%为基准氧含量限值,但这个数字已经是世界先进限值,目前我国的建筑卫生陶瓷企业能够达标的企业不超过2%。这就意味着将有98%的企业,如果不大力投入进行环保治理和提高管理水平,就要被这道绿色门槛拦下。
总之,依靠技术创新,实现转型升级,才是建筑卫生陶瓷行业和企业必须坚持的绿色环保路线。只有这样,企业才能达到《建筑卫生陶瓷生产企业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要求》协会标准的排放先进限值要求,为3年后国家将出台实施的《陶瓷工业污染物排行标准》修订标准做好技术储备,实现全行业环保绿色目标,由陶瓷大国向陶瓷强国迈进,实现行业的强国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