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精准计算瓷砖的用量
在家装中,无论你选择那种装修风格,都会用到瓷砖。然而在如今的瓷砖市场上,本以为挑选一款自己喜欢的风格就可以满载而归了,殊不知各种不同的规格就看的眼花缭乱,价格也相差甚远。
如何准确确定装修的瓷砖用量,避免浪费或者补砖的麻烦。今天就带大家学习一下如何计算瓷砖的用量。
确定需要铺设瓷砖的墙面或地面
这点很重要,特别是有些需要铺设瓷砖的地方是容易被忽视的,比如有的厨房上面有过梁以及厨房、阳台等地方的上沿。这些如果没有考虑进内都是造成面砖不够的原因。
要确定铺贴面积,首先得确定哪些地方是要铺瓷砖的,再用尺子量出该地方的平面面积。地面如果是普通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只需将测量出的长度与宽度相乘便可;如果是不规则形状,则需要先算出整体面积,再算出多余部分面积,多减少补。
需要注意的是,因为装有吊顶,卫生间和厨房不需要把瓷砖铺满整个墙面,假如楼层高2.8m,那么墙砖只需铺到2.6m高就可以了。接着再分别量出每一面墙的长度。
还有就是橱柜的位置如果确定下来了,而且选择的是整体橱柜,那么橱柜挡上的位置也可以不镶面砖。因为整体橱柜都是有背板的。不过这种做法还是比较少的,因为橱柜安装的时间在装修的尾声,而且瓷砖预留高度不好确定。虽然面砖能在半截腰开始镶,但镶上之后是否牢靠就不好说了。
选择瓷砖的尺寸
确定了需要铺贴瓷砖的面积,我们就可以来选择瓷砖的尺寸。瓷砖按用途可以分为外墙砖、内墙砖以及地砖三种,三种砖的尺寸并不完全相同。由于外墙砖用得比较少,故我们这次只讨论内墙砖与地砖。
地砖的一般尺寸有30*30cm、30*60cm、33*33cm、40*40cm、60*60cm、80*80cm、1*1m、1.2*1.2m等。面积较大的空间如客厅饭厅等,使用80*80cm或更大尺寸的瓷砖能显得更为高档大气;而卧室、厨房、卫浴和阳台,则适合使用60*60cm或更小尺寸的瓷砖。
墙砖的一般尺寸有10*10cm、10*20cm、20*30cm、25*40cm、30*45cm、30*60cm、40*80cm等,尺寸方面要比地砖小不少,而且还是以长方形为主。无论是墙砖还是地砖,选择尺寸要根据自己的预算(瓷砖尺寸越大越贵)和房间面积进行选择。
选完地砖与墙砖,可别忘了计算踢脚线与腰片的数量。与地砖墙砖相比,踢脚线与腰片的计算要简单的多,直接将墙面长度除以踢脚线或腰片的长度,就可以得出所需脚线与腰片的数量了。
瓷砖使用数量的计算方法
没有花色的瓷砖计算办法
1、墙砖:墙砖总片数=瓷砖铺贴面积÷单片瓷砖的面积
2、地砖:地砖的数量与你铺设的方式有关系。
①使用过门石
地砖总片数=瓷砖铺贴面积÷单片地砖的面积
②不使用过门石
这是比较麻烦的一种方式。因为不使用过门石的话,所有房间的地砖接缝都是衔接的。这种铺贴方式比较费砖,而且铺设起来比较费事。计算砖也比较麻烦,但如果所有房间都用相同材质和颜色的地砖的话铺设出来的效果要好得多,给人通透的感觉。铺设出来的效果是相当好的。
3、卫生间地砖总片数=卫生间面积÷单片卫生间地砖面积
4、踢脚线的总片数=踢脚线的总片数÷单片踢脚线的长
5、腰线的总片数=腰线总长÷单片腰线的长
有花色的瓷砖计算办法
1、墙砖
首先要确定墙砖花片位置,然后以此为中心向四周辐射。一般情况下,如果墙砖规格不是很大的话,应该与没有花片的计算结果相差不大。
2、地砖
按照不用过门石的办法计算就行了。但不存在零散砖拼接的问题,就是10厘米的小条儿也得按照整块砖计算。除非切割下来的另一半也能用上。
3、踢脚线、腰线同上。
特别提示
1:计算瓷砖时一定要打出一定的富裕量。补砖是相当麻烦的,砖的颜色质量也有可能不一样;其次砖在切割的时候可能炸开;再次,镶砖师傅的水平有高有低,即使再好的师傅也不敢保证不出一点儿错,不浪费一块砖。
2:瓷砖不能买得太早,最好在施工前一周左右联系送货,因为即使相同品牌相同型号的瓷砖在不同批次也会有色差的。买得太早,等施工进入尾声时需要补砖,万一那个批次的没有了呢?
总片数计算方法
总片数=瓷砖铺贴面积(㎡)÷(单片瓷砖的长×单片瓷砖的宽)
如:20㎡,铺贴300×300mm规格的瓷砖共该买多少片砖?
总片数=20㎡÷(0.3m×0.3m)=222.2(片)
计算片数时应该单位要统一,计算后若有小数,一般采用‘向上取整’的方法计算,即223片,还须另加上施工损耗(一般就是3%-5%)再购买;如果转角位多的话加损耗6%-8%。
常见瓷砖的规格
釉面砖常用规格
300×300mm(11.1片/㎡)
300×450mm(7.4片/㎡)
300×600mm(5.56片/㎡)
400×800mm(3.1片/㎡)
240×660mm(6.3片/㎡)等
通体砖常用规格
300×300mm(11.11片/㎡)
400×400mm(6.25片/㎡)
600×600mm(2.78片/㎡)
800×800mm(1.56片/㎡)等
抛光砖常用规格
400×400mm(6.25片/㎡)
600×600mm(2.78片/㎡)
800×800mm(1.56片/㎡)
600×1200mm(1.39片/㎡)
1000×1000mm(1片/㎡)
1200×1200mm(1.2㎡/片)等
抛釉砖常用规格
600×600mm(2.78片/㎡)
800×800mm(1.56片/㎡)
600×900mm(1.85片/㎡)
600×1200mm(1.39片/㎡)
1000×1000mm(1片/㎡)等
微晶石常用规格
800×800mm(1.6片/㎡)
1000×1000mm(1片/㎡)等
仿古砖常用规格
150×150mm(44.5片/㎡)
300×300mm(11.2片/㎡)
600×600mm(2.8片/㎡)
300×600mm(5.6片/㎡)
800×800mm(1.56片/㎡)等
按长度计算脚线、边线等片数
首先测量出要贴脚线、边线、腰线的总长度值;
计算公式:总片数=总长度值÷单片脚线、边线、腰线的长度值
如:要贴腰线的长度为15m,选用600mm×100mm规格的腰线。
总片数=15÷0.6m=25片。如有计算后有小数点,一般也采用向上取整的方法计算。加上几片施工损耗购买即可。
不同铺贴方式损耗率不同
1、横铺与竖铺
这种铺贴方式看起来清爽、整洁,而且长方形的瓷砖横铺或竖铺,能使整个空间显得宽敞。瓷砖用量是最容易计算的,按照公式直接计算,加上损耗就可以了。
2、菱形铺法
计算这种铺贴方式的瓷砖用量,也是按照公式来。所不同的是,这种铺贴方式对装修师傅要求很高,而且瓷砖损耗也会比较高,损耗率达到15%。
3、组合式
这种方式避免单一色调和统一,在重点区域,如待客区、电视背景墙等地方可以波导线点缀出边缘,甚至使用装饰画。这种铺贴方式计算难度最大,要分步算出每一个区域所用瓷砖的量,然后加上10%-15%的损耗,最后将每一种瓷砖的量加到一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