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茶具的历史来源
陶瓷茶具之所以在唐代开始使用陶瓷,而且得到广泛的发展,并不是偶然的,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一是当时饮茶之风兴起,茶由权贵、皇族走向普通百姓,全国上下更多的人在饮茶,对陶瓷茶具的需求自然是巨大的;另一方面,正因为有了这个需求,陶瓷技术有了更大的发展。从这个发展规律来看,对于今后陶瓷茶具的发展,饮茶的人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尤其是对陶瓷茶具的文化品位、休闲功能、使用价值上要求更高,唯有不断满足人们的需求,才能制造出更好的陶瓷茶具来。
唐朝以来,陶瓷陶瓷茶具之所以逐渐代替古老金银陶瓷茶具,一是唐宋时期,整个社会兴起一股家用铜瓷,不重金玉风气。陶瓷陶瓷茶具之所以能明显取代过去的金属、玉制陶瓷茶具,这还与唐朝陶瓷工艺生产发展有关。二是茶从唐代走向普通老百姓,陶瓷茶具需求更大,需要更广泛的制作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相对金玉来说,陶瓷价格更便宜,煮水性能好,又能保持香气,所以容易推广。
唐时茶已成为国人的日常饮料,更加讲究饮茶情趣,陶瓷茶具不仅是饮茶不可缺少的器具,并有助于提高茶的色、香、味,具有实用性。中唐时,不但陶瓷茶具门类齐全,而且讲究陶瓷茶具质地。所以,我国的陶瓷茶具,自唐代开始发展很快。
隋唐以来陶瓷生产进入繁荣阶段,可生产出大量不同价值瓷器,满足不同人需求。因此,这种从金属茶具到陶瓷陶瓷茶具的变化,也从侧面反映出,唐宋以来,人们价值观、文化观以及对生活用品实用性的取向都有了转折性的改变。
在唐代,“不贵金玉而贵铜瓷”,铜和陶瓷陶瓷茶具逐渐代替金银陶瓷茶具,而陶瓷陶瓷茶具的品种很多,其中主要的有:青瓷陶瓷茶具、白瓷陶瓷茶具、黑瓷陶瓷茶具和彩瓷陶瓷茶具。这些陶瓷茶具在中国茶文化发展史上,都曾有过辉煌的一页,有些品种自古一直沿用至今。
根据我国的历史记载资料,这些陶瓷茶具的使用,最早是从唐朝开始的。纵观我国陶瓷茶具使用历史,一般认为,我国最早饮茶的器具,唐代以前是与酒具、食具共用的。
【延伸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