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薄板选购中的错误您还在犯吗
离12月1日已经越来越近了,2015年5月17日,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的《陶瓷砖》国家标准即将正式实施,这也意味着本土陶瓷产品的质量关更严格了,小伙伴们福利来了。那么你停留在瓷砖选购的哪个阶段呢?基本的选购误区,该规避了。
“表面积大于6400 平方厘米的,厚度不能超过13.5毫米;表面积小于3600 平方厘米的厚度干压陶瓷砖厚度要小于10毫米;表面积在3600至6400 平方厘米之间的,厚度要小于11毫米。”
对于瓷砖厚度,你一定是酱紫想的:
1、砖越厚产品质量越好。长久以来,国内消费者对陶瓷砖产品的认识尚停留在“砖越厚产品质量越好”的阶段,也害怕购买偷工减料的瓷砖给装修带来不良后果,影响居住环境与品质。
2、用料少了价格却高了。很多人认为陶瓷薄板减少了原料、燃料的使用,降低了运输成本,“理应”比传统瓷砖价格便宜,但现实却是价格居高不下。
3、太薄,抗冲击力不够。大部分人认为陶瓷薄板认为它太薄,抗冲击力和抗弯强度不够,消费者觉得使用起来没有安全感。
4、别人都不用我也不用,随大流走。陶瓷薄板近几年被热推,但与传统瓷砖相比市场占有率仍然很小。大部分消费者随大流走,不愿接受新鲜事物,认为主流一定是正确的。
以上对薄型瓷砖(陶瓷薄板)的误区,你中了几个捏?
薄型瓷砖(陶瓷薄板)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装饰材料,在国内起步较晚,所以现在市场接受度相对较低。但意大利早在1996年就推出3毫米薄板,薄板在欧美 国家的市场接受度和普及率比较高。陶瓷薄板因为其大,薄,轻,硬等特性,在“节能减排”的大环境下,深受国家层面的支持。陶瓷薄板的制造相比传统瓷砖可以 节省60%的综合能耗和降低50%的碳排放,国家相关部门对陶瓷薄板和薄型砖的推广予以了肯定和支持,并陆续出台了一些陶瓷薄板和薄型砖的标准,在政府的 一些大型公共项目中优先推荐使用陶瓷薄板和薄型砖,带动其他商业地产项目和家装使用该类产品。
从物理性能来看,薄板的国标出台后,尽管 只有5mm甚至更薄的薄板其物理性能都不比传统瓷砖差,由于是板类产品在韧度上还更强于一般陶瓷砖,业内也经过了几年从质疑到接受的过程。从使用角度看, 与消费者传统意识中瓷砖越厚越结实的想法不同,事实上瓷砖的厚度不影响其使用功能。
卫浴瓷砖的选择与搭配
卫生间长期处于潮湿状态,地砖一定要防滑、防水,通体砖的防滑耐磨性较好,所以卫生间地砖一般选用通体砖,而墙砖一般用釉面砖,釉面砖色彩图案丰富,防污能力强。
釉面砖,通行的规格有300×400mm、300×300mm、250×330mm。墙面砖的规格一般以实际的空间大小来确定。地面常用的规格有300×300mm和330×330mm的。
卫浴间通常在2㎡至4㎡,即便卫浴空间面积较大,也不要使用规格大的卫生间瓷砖。因为卫浴空间相对居室空间小,转角也多,太大的瓷砖切割频率高,浪费较大,不便装地漏,也不便地面找平。
不少消费者在卫生间瓷砖颜色上都选择浅色系。浅色瓷砖可以从光线上折射出视线效果,让卫生间看起来更宽敞明亮一些。
挑选时应将瓷砖放在距离0.8m以外,看瓷砖的色泽图案是否一致。卫生间颜色搭配原则是:深色和浅色搭配,相似色搭配,同类色搭配,对比色搭配;黑、白、金、银、灰五类无极色与任意颜色都可以搭配;冷色与暖色的搭配,冷暖色的关系是依靠对比。
【延伸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