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砖行业现阶段发展状况
行业内并不是没有专利成果,比如陶瓷研究所的等静压辊棒专利技术、欧神诺的雨花石专利技术、东鹏的洞石专利技术,都是新颖性、创造性突出的专利技术,只是在国内目前的法律环境下,侵权的惩罚力度太小,维权的成本高、收益太低,导致专利维权难度大,维权成效不理想,让行业内认为专利无法保护,申请专利作用不大,进一步就认为 “瓷砖行业没有专利”。那我要反问,我们行业内申请的专利、授权的专利也不少,难道都是无效专利瓷砖企业还在努力申请专利,宣称自己有多少多少专利,又是为何我觉得,行业需好好反省,行业协会和政府应该出面整顿一下瓷砖行业的专利秩序,促进行业知识产权有序发展,建立相互尊重知识产权的氛围,这才能让行业有序发展、可持续发展。
四、“产品设计只是花色、纹理搭配的外观设计”
当前行业内普遍将技术创新与产品设计分割开来,认为技术创新在于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的研发创新,而产品设计只是产品的花色、规格、造型、纹理搭配方面的设计创意。其实,“技术创新是产品设计的核心,产品设计是技术创新实施的体现”,即技术创新与产品设计合并在一起才是完整的创新,没有技术的创新与进步,产品设计只能停留在原有技术平台上变化,无法实现独特的创意设计和价值体现;有了技术创新,不落实和设计到创新产品,技术创新的附加值也就无法体现,因此,技术创新与产品设计是无法分割开的。
产品设计包括产品外观设计、产品技术设计、产品应用设计和产品文化设计,其中,产品外观设计包含了规格尺寸、造型、表面效果、花色和纹理搭配等方面的设计内容;产品技术设计包含了产品材料选用、配方、工艺流程、生产设备、产品功能与性能、产品检验方法及标准、产品知识产权等多个方面的设计;产品应用设计包含了产品应用环境、装饰风格、施工方法、应用注意事项等方面的设计;产品文化设计包含了文化理念、文化宣传、包装标识、商标及主题推广等。因此,产品设计的范畴很广、很宽,隐含了技术创新的要求,最终归结于价值的体现。
五、“瓷砖产品越薄越好”
在行业目前发展阶段,瓷砖减薄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既符合节能、节源、减排、低碳的宏观政策,也符合行业可持续发展、降低生产成本的需求。但并不是说瓷砖产品越薄就越好,瓷砖薄了,对烧结性能有利,降低了能耗和资源消耗,产品断裂模数大幅提升,但破坏强度还是会下降,即其承载能力、抗破坏能力下降,这是致命的变化。
由于瓷砖产品太薄了,其应用环境要求高,需要更多的其他辅助配套材料,这将导致应用条件苛刻、应用成本升高、应用能耗或碳排放增加。因此,瓷砖到底薄到多少最合适,“碳足迹”的思维启发我们,需要在瓷砖生产、应用的整个生命周期中进行成本、优缺点、碳总排放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和平衡,找出最佳厚度,而不能单考虑瓷砖薄板在生产阶段的优势。因此,我认为瓷砖产品并非越薄越好,而是存在最佳的厚度范围,且不同规格其最佳厚度也不同。
拓展原材料使用范围,充分利用来源广泛的红泥、劣质砂泥等,转而发展红坯、灰坯瓷砖产品,真正实现瓷砖生产废渣零排放。这需要行业内全方位的协作与配合,需要企业、政府和行业协会共同引导,从标准制订、政策宣导和市场营销方面进行广泛宣传,尤其是各企业的销售队伍,作为瓷砖文化的传播者,应从正面传播和宣导非白坯、红坯瓷砖产品。同时,企业要做好坯体层和表面装饰层的产品设计,逐步提升非白坯产品的档次,逐步转变消费者的“白坯”情结。
【延伸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