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机械产业完美三级跳
历史回顾陶机30年实现三级跳
1983年,佛山市耐酸陶瓷厂从意大利引进第一条全自动陶瓷墙地砖生产线,标志着中国建筑陶瓷进入了迅猛发展时代。陶瓷墙地砖生产量由1991年的2.72亿平方米猛增至2010年的近80亿平方米,占世界陶瓷墙地砖总产量的一半以上,与此同时,也拉动了中国建筑陶瓷装备市场的大发展。
1998年,科达机电攻克大吨位压机技术,推出国内第一台大吨位压机KD3200吨压机,标志着中国陶机装备企业完全掌握了陶机装备的核心技术,陶机装备技术全部实现了国产化,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建陶生产制式。其后的十多年,国产陶机装备技术不断走向成熟,并以其性价比的优势逐渐成了国内市场的主流,而进口装备也逐年减少,从最初国内市场上清一色的进口装备到目前的进口装备的市场份额不到10%。
据悉,建筑陶瓷装备由1983年以前的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到2010年进口装备降到了10%以下,建筑陶瓷装备的国产化率已达到了100%,国产设备已全面取代了进口设备。尤其过去的三年,以科达机电、恒力泰机械为代表的一线陶瓷装备供应商在陶瓷装备技术领域全面接近或赶超世界水平,成了拉动中国建陶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
进入21世纪,由于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建筑陶瓷市场规模迅猛扩大,中国建筑陶瓷机械市场得以快速发展。2004~2010年期间,我国建筑陶瓷机械装备市场年销售总量由45亿元猛增至2010年的100多亿元,6年间市场容量增长80%,年均增长率超过20%。
国内机电深入国内市场陶机转型升级
在建筑陶瓷机械行业激烈竞争中,缺乏资金、技术、市场等优势的企业逐步被市场淘汰。同时,优势企业凭借成本优势、产品创新优势和品牌优势,通过扩大投资规模、并购等整合资源等方式,不断扩大自身的市场份额。我国的陶瓷机械行业的竞争已经进入一个比较成熟的时期,从群龙无首、各自为阵的无序格局逐渐转变为由行业龙头带头,整体布局的有序经营。我国陶瓷机械行业的规模化程度和市场集中度逐步提高,国际竞争力也逐步提升。
自动化装备对于现代工业发展的意义,不言而喻。目前,我国陶瓷机械行业的自动化程度仍然较为低下,实现陶瓷机械装备自动化,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将是我国陶瓷机械行业发展的最主要任务之一。
不过,与国外建筑陶瓷机械行业的产业整合相比,我国建筑陶瓷机械企业的市场份额仍旧相对较为分散,行业集中度较低,暂时很难在国际市场形成有效的竞争优势。
拓展国际市场陶机走得艰辛
中国陶机装备拓展国际市场之路走得非常艰难。总体看来,中国陶机装备近几年的出口一直还处于对国际市场的艰辛开拓阶段。
意大利陶瓷机械设备制造商协会(ACIMAC)公布的数据显示,欧洲、中东是意大利陶机装备出口的主要地区,也是世界陶机装备销售的主要市场。在欧美地区,萨克米生产线的销售价格是中国生产线的2倍以上,面对高端市场,中国装备至今依旧难以大规模的进入。在东南亚、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萨克米也极具竞争力,再加上其利用欧洲的金融机构可以为国际客户提供3~5年的远期融资服务,在这些地区,虽然萨克米的价格高30%以上,却依然是客户的首选。中国的陶机装备仅在东南亚等国际建筑陶瓷新兴产区与意大利企业(主要是萨克米)试探性的交手,国际竞争力仍显单薄。
由此可见,国产陶机装备要想在国际市场立足,还需付出更多努力。当然,陶机装备巨大的出口市场空间也向国内的陶机装备企业昭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延伸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