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砖引玉,陶瓷艺术当随时代绽放
花费5年时间,6次进藏,历经绝险之境,整个过程对于龚循明的陶瓷绘画艺术之路无疑会走得更宽更广。
沿着黄河去寻找中华文明源头,前所未有的感受自然与艺术和谐相融,龚循明思想情感受到了极大震撼,为他今后的瓷画创作积蓄了原始的底气。
此前,龚循明的内心曾一度遭遇迷茫、焦虑,作为景德镇陶瓷艺术界的知名人物,他会为时下所评论景德镇只提供技艺、不输出思想,终是手工艺的面貌而心痛。随后他开始探索景德镇陶瓷艺术的当代性、时代性,思考“如何才能使景德镇的陶瓷绘画艺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作为一个独立的艺术门类,陶瓷是中国的母体艺术,她不应仅仅是纸本绘画技法在另一种载体上的体现,也不必从西洋油画中寻求滋养,因为陶瓷本身的艺术语言已经足够丰富,丰富到即使一个人穷尽一生,也领略不透它所有的神奇。
从陶瓷艺术语言本身入手,本体建立在陶瓷这个“玻璃体”载体上,根据陶瓷材料的特点,经过高温烧制过程中颜色釉之间相互渗透,达到色彩斑斓的纹理效果。在本次龙美术馆的龚循明陶瓷个展上,他的陶瓷本体装饰主义将传达出陶瓷艺术的时代精神。
比如本次展出的龚循明进藏作品之《冰湖》是一大代表作——画者通过艺术手段凝固冰川融化形成冰湖的过程,在“冰与火”的世界中传达独特的陶瓷语言,呼吁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与急迫性。龚循明用美丽的陶瓷画面告诉人们陶瓷艺术可以传达信息,从而引发对现实的关注与思考。
为了画好冰川,龚循明全身心投入到冰川中,极力感受冰带来的非凡体验。用陶瓷绘画语言表达“冰山”冷峻的雕塑下散发出的丰富色彩,记录“冰川融化的过程”。这或许正是陶瓷绘画语言带来的神圣美感。
另外,本次展览还有龚循明用心推出的半行为艺术作品亮相,用几十张由艺术家拍摄的自然风景照铺成一条长8米宽2.2米的横道,而此横道是进入参观的必经之路,参观者们或是毫不犹豫地抬脚踩踏,或是心有不忍地卸履而入,皆能从侧面反映出人们对大自然最真实的一种情感和心态。这种半装置、半行为艺术的作品,意在呼吁人们关爱自然,对自然常怀敬畏之心,引起人们心灵上的一种震撼。
龚循明举办此次个展,实为抛砖引玉,旨在景德镇的陶瓷艺术家们能一起参与进来,为当下千年瓷都的陶瓷艺术发展方向作一些探索,也期待未来会有更多的陶瓷艺术作品在景德镇涌现。
【延伸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