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雪青手记二】意大利的产品营养在哪里?
每次到意大利,我们都像要掘地三尺,不把这里的新工艺、新产品、新思维、新动向等一切新元素翻个遍,绝不罢休!我们自嘲我们是行业最认真、最辛劳的鼹鼠,那种嗅觉的灵敏感都是长年用脚踩出来的。况且,我们整个团队过来的角色配置都是有重量的(哈哈,不信可以看照片估体重)。
(图片来源:欧文莱陶瓷公众号,侵删)
(意大利博洛尼亚机场遇见欧文莱品牌广告,感动了一回)
(图片来源:欧文莱陶瓷公众号,侵删)
欧文莱从设计、研发、营销、策划、制造等所有企业角色都到位了,这完全可以把中高层会议搬到意大利开的感觉。最大的好处是,研讨任何问题都有专业的一把手马上给出答案,这种效率很赞。比较关键的是,欧文莱这各部门一把手都不是官僚,都是在一线浸淫出来的狠人,所以不用担心有不懂的问题。
(图片来源:欧文莱陶瓷公众号,侵删)
(住在效外农村,空气清新怡人)
(图片来源:欧文莱陶瓷公众号,侵删)
一般而言,我们开展前都会频繁地接触意大利陶瓷产业链条上的人物,追索与趋势相关的答案,或者是验证我们的构想,这是非常有价值的,能够一览行业百态而让自己能从容有余,清楚看见自己的位置。当下的意大利仍然是全球建陶趋势策动的头部,他的那班品牌尖子生我们是再熟悉不过了,很多与欧文莱都有多年合作关系。
(图片来源:欧文莱陶瓷公众号,侵删)
(你说,你想象到什么?)
(图片来源:欧文莱陶瓷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欧文莱陶瓷公众号,侵删)
从产品现象观察,当下意大利设计从上年就患上的迷惘症仍在昏晕当中,面对趋势问题没有人能够很清晰且有说服力地阐述自身理念。但也许,一切都是这样在迷惘中前行,才是积蓄能量的过程,毕竟这个行业中早已没有教主了,剩下的那些江湖大佬都没有一语定乾坤的核心影响力。
(图片来源:欧文莱陶瓷公众号,侵删)
其实,意大利仍然是意大利,它只不过是在按它的节奏在走路,它不因你快它就快,不因你慢它就停下等你。我们最需要看到的是,意大利还能够提供的营养在哪里?是当我们成长到一定阶段之后,你要换哪种奶粉的问题。
一连几天,我都会在这里思索这个问题。
(图片来源:欧文莱陶瓷公众号,侵删)
(挂在一个客户办公室的手绘)
(图片来源:欧文莱陶瓷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欧文莱陶瓷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欧文莱陶瓷公众号,侵删)
(做设计都要先打破自己)
(文章来源:欧文莱陶瓷公众号,侵删)
【延伸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