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成长丨从石家庄到深圳,霍庆涛的非典型逆袭之路!
成长这个词,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就火起来了。什么跃迁式成长啊,撕裂式成长啊,跨越式成长呀,就在一夜之间,让每个如我一样的普通人都开始相信,真的有途径成为一个行业的高手,成为优秀的人,至少,可以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尤其是每天都冒出来的很多普通人逆袭为高手的真人真事,更是让越来越多的人对成长趋之若鹜。
中国设计星这个平台上,也涌现了很多这样的人,霍庆涛就是其中一个典型代表。
(图片来源:新中源陶瓷公众号,侵删)
2015中国设计星全国10强霍庆涛先生
他从石家庄那样一个不太大的城市出发,如今已经在深圳开了分公司,企业服务的客户也都是华为、唯品会这样的大企业。
当很多年轻的设计师对未来还充满着迷茫和不确定时,他已经笃定的朝着自己选定的方向一步一步前行。
亦或许,他的经历,能够给我们一些启发。
认知升级打破了自我成长的天花板
一个人成长的天花板不是缺少知识,也不是技艺不精,而是不愿意打破自己的认知边界。
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但凡像庆涛那样的普通人,忽然一下子变得很厉害,往往都是认知边界被拓宽,在认知上有了一个更大的升级。
因为,当你拓宽了认知边界后会发现,同样是熟悉的事物,在你眼中就会呈现出全然不一样的角度。
学生时代的庆涛一度很叛逆,几乎是游走在辍学的边缘。他说,那会对于学习完全没有任何的好感,一进课堂就想逃跑。现在回想起来,其实是对于学习的认知太局限了。
庆幸的是,他后来接触了艺术。
懵懵懂懂的,就觉得很热爱,于是整个人就成天泡画班,以写生的名义正大光明的旷课。
说实话,看现在温文尔雅的庆涛,真的很难把他和过去那个“叛逆”少年联系起来。
(图片来源:新中源陶瓷公众号,侵删)
学生时代的霍庆涛(右)
或许是骨子里的不平凡,让他始终都在努力寻找突破自我的机会。
他和朋友创业开设计工作室,为了能够在石家庄的设计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他抓住一切可以表现自己专业的机会。遗憾的是,有很多事并不是你努力或者你优秀就一定如愿的。
2015年的庆涛,创业遇到了瓶颈,陷入了人生的低谷。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参加了中国设计星比赛,一路过关斩将,进入了2015年的10强。
(图片来源:新中源陶瓷公众号,侵删)
霍庆涛在2015中国设计星总竞选现场演讲
于是,短短的三年时间里,他的人生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6年,庆涛的设计公司叁上叁被华为纳入入库设计供应商,开启了团餐设计之路,后来又成为成为海底捞全球战略合作伙伴,为海底捞全球建店提供设计服务。
2018年,他成为了华为松山湖总部28个组团30多个餐厅的总设计顾问,同与中国团餐十强企业北京美餐、广州新又好等团餐巨头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先后为华为、腾讯、网易、香港中文大学等500强企业和知名高校提供团餐空间设计提升方案。
更让人羡慕的是,随着海底捞的上市成功以及全球大扩张,庆涛的叁上叁在以每月3-5家店的速度在为海底捞提供设计落地服务。
随着公司业务的不断拓展,叁上叁总部将于2018年年底将迁至深圳。
(图片来源:新中源陶瓷公众号,侵删)
叁上叁深圳分公司开业仪式(霍庆涛与合伙人牛士伟、苏振宽)
庆涛还笑着说,自己将致力于变成一个城市之间的“游牧者”,可能会把公司开到上海、台北,甚至是日本、韩国、美国。
就像我刚开始无法把庆涛和叛逆少年联系在一起一样,其实一般人也难想象到一个在石家庄怀才不遇的设计师,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会有这样的发展。
所以他告诉我,这些年的经历让他明白,城市的天花板是很难改变的,但是人可以不断的突破自己的天花板。
而他突破天花板的方法就是拓宽了自己的认知边界。
这要得益于他参加的中国设计星,因为中国设计星让他接触并且认识了整个中国最优秀的设计师,从更优秀的人身上,他发现自己自己的不足,继而促使他不断拓宽自我的认知。
(图片来源:新中源陶瓷公众号,侵删)
中国设计星联名款T恤“初心不改,年轻来战”
关于认知的升级,庆涛还特别提到了中国设计星的发起者新中源陶瓷,作为设计师,他几乎和国内大部分陶瓷公司打过交道,但能像新中源陶瓷一样始终不断地关注设计师成长,不计投入地搭建平台的陶瓷公司不多见。
说白了,新中源也在不断的突破自己,升级认知。他们的认知升级不仅表现在产品的创新上,也表现在对中国设计星的定位上,不断迭代,从最初的中国设计全国推广计划到现在的青年设计师成长平台,更为切实地帮助设计师成长。
(图片来源:新中源陶瓷公众号,侵删)
所以,认知升级对个人重要,对企业发展亦如此。
联机学习是效率最高的学习方法
学习这个词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不陌生了,从我们懂事起,就被送到学校开始学习。
我身边几乎所有成功的人都非常善于学习,庆涛也不例外。
在和他的交流中,他有意无意的总是提到参加完中国设计星之后,他从在比赛中认识的全国各地的设计师身上学习到了很多。
他说,这些人让他第一次意识到,原来自己真的没什么,有那么多人都比自己优秀。
他有些不好意思的说,在他没有参加中国设计星之前,他认为自己是最牛的设计师,很少把其他人放在眼里。
(图片来源:新中源陶瓷公众号,侵删)
霍庆涛与2015中国设计星小伙伴在托斯卡纳
他还和我透露了一个小秘密,以前的他是不修边幅的,从来不太注重个人形象的包装,在他看来,设计水平高就好了,衣服想怎么穿就怎么穿。
而今无论出现在任何场合,他的穿着打扮都很得体,这是那些优秀的人对他的影响。
再看看如今他服务的客户都是华为、腾讯这样的大企业,如果他还是当初在石家庄那个不修边幅的毛头小子,估计连企业的门都进不去。
当然不是说穿着打扮就有多么重要,而是当一个企业想要有更大的发展,创始人就必须要全方位的提升自己的能力。
在中国设计星这个群体中,他觉得几乎每个人身上都有他值得学习的。“瞬间多了很多鲜活的学习榜样”,他笑着说。
当然了,他也不单单只索取不付出,他也开始尝试着将自己擅长的分享出来,然后他得到了热烈的回应。
而且更加神奇的是,这样无私的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分享出来,他反而得到了一次又一次新的成长。
(图片来源:新中源陶瓷公众号,侵删)
霍庆涛在2018中国设计星创意源之旅出征礼上分享
他的这种感觉,让我想起了古典老师在《跃迁》中提到的联机学习法。
书中说,人们遇到问题,通常有三种反应:第一种,苦思冥想。第二种,找书,上网搜索。第三种,找专业人士请教。
而请专业的人士请教就是联机学习,而无数事实证明,联机社交学习才是效率最高的学习方法。
回顾人类历史,历史上每一次的知识大爆炸时期,包括春秋战国时期、古希腊时期,、文艺复兴时期,都是优秀大脑联机互动的成果。
书中还打了一个很形象的比方,就好比你我各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还是各有一个苹果;可如果交换的是思想,我们就都拥有了两个思想,甚至升级出更高维的思想。
就像庆涛说的那样,起初他只是被感染也想贡献自己的思想,却意外的发现自己的又有了新的悟点。
这就是中国设计星这个比赛最有魅力的地方了。它不单单是一场比赛, 而是以各种各样的方式,为来自全国各地的设计师提供一个交流和分享的平台,让彼此大脑互联起来,实现彼此的认知跃迁,甚至不久的将来,会带动群体的跃迁。
努力和坚持是唯一的路
庆涛很谦虚,我问他认为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他说,就是一个魔蝎座,做着普通设计的普通设计师。
而我也查找了以往介绍他的资料,他在公共场合说的最多的就是去用一颗平常心,去做好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就足够了。
也就是说,无论在他人生的哪一个阶段,他都坚守着自己的内心,踏踏实实的做好每一件事情。
而在这个过程中,我看到的是他的努力和坚持。
每次大家问他是如何拿到华为、腾讯、唯品会这类企业的订单的,他都说是自己运气好。
但我能想象到,他为此付出了多少的努力。
他说曾经一次和团队去北京一个大企业应标,前一天对方临时更改了一个要求,他们要重做一遍标书。那个夜晚,他们通宵没有睡觉,做完标书一起检查,又找打印店装订,盖章签字校对。
讲完标以后,所有人累的眼睛都睁不开了,立刻在客户大楼旁边开了酒店睡觉。
而大企业,本来就对合作者要求更高,尤其是对小一些的企业而言,和大公司合作要付出更多。
庆涛不愿意提及细节,但我相信,他期间一定付出了很多。
(图片来源:新中源陶瓷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新中源陶瓷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新中源陶瓷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新中源陶瓷公众号,侵删)
叁上叁作品《苏州美餐纵创新员工餐厅》
他不断的和我说,在他的成长路上,有很多人很多事都影响了他,尤其是遇到“中国设计星”,遇到ready大哥,以及后来的所有中国设计星的伙伴。所以,他特别感谢中国设计星的主办方——新中源陶瓷和广州设计周。
但看他一路的成长和蜕变,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他的努力和坚持。
我从来不觉得成长是一件别人能够帮忙的事情,而是一件你自己应该想明白的事情。
最重要的是,只要在自己的成长航路上保持开放、善于接受不同的观点和想法,这样才能根据目标调整航向,而不是固步自封、自我固守。
唯有一颗能够容纳两种全然不同观点的内心,才是真正强大的内心。
作者简介:夏文芳,前上市公司女高管,自由撰稿人,江湖人称“鸡血姐”,坚持用文字输送“鸡血”和“方法”,陪你过不将就的人生。
(文章来源:新中源陶瓷公众号,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