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云南在地文化 | 德赛斯设计创想之旅第二期(上篇)
德赛斯设计创想之旅系列活动,旨在组织设计师们与生活美学从业者走出去,参观、感受、交流、思考、重组,从自然与文化中汲取营养,从业内大师的分享中深度学习,发现不一样的世界,碰撞不一样的思维。
第一期的德赛斯设计创想之旅山西之行落幕不久,第二期的云南之行10月15日如期出发。这一站,设计游学一行人来到祖国西南边陲之地云南,深度参访了弥勒、大理等地,亲手体验了云南白族传统手工技艺扎染,并用脚步丈量名家作品,感受特色鲜明的云南在地设计,与多位云南本土设计师面对面交流。
行程亮点
◎ 3地,4天,6家艺术中心/博物馆
◎ 5位云南在地知名设计师面对面交流
◎ 致敬大师经典作品:罗旭弥勒万花筒艺术馆、CCD香港郑中设计事务所半朵云餐厅、谢柯夕上双廊、八旬格物小馆、八旬伙山美术馆等
◎ 资深纳西族导游全程带队
◎ 独家定制交通服务
◎ 德赛斯专属旅行大礼包
DAY1
弥勒东风韵小镇
万花筒艺术馆
游学第一天来到了中国唯一一个和佛同名的城市(县城)弥勒。弥勒是近年来突然走红的网红小城。人们来到云南,除了到访昆明、大理和丽江等经典城市外,弥勒也成为了包含设计师在内的游客群体内争相打卡的旅行目的地。

(图片来源:西班牙德赛斯岩板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西班牙德赛斯岩板公众号,侵删)
在这座素有“东方摩洛哥”之称的小城中,有一处艺术殿堂级的童话小镇名为东风韵。小镇中“酒瓶筒”外观造型的万花筒艺术馆颇为震撼。独具风情的艺术馆由红砖穹顶打造,馆内的采光根据万花筒中的三棱镜特点设计,不同时刻阳光照射,馆内光线也会随之变化。

(图片来源:西班牙德赛斯岩板公众号,侵删)
该艺术馆由当地雕塑艺术家罗旭设计。在未采用一根钢筋、一颗钉子的情况下,仅用当地烧制的红砖堆砌而成。
半朵云餐厅
晚宴在小镇内的半朵云餐厅进行。半朵云艺术家会客厅实为西餐厅,由CCD香港郑中设计事务所执笔设计。

(图片来源:西班牙德赛斯岩板公众号,侵删)
餐厅延续了艺术家罗旭打造的万花筒艺术馆的设计风格,外壁浑厚,曲线圆润。凹凸错落的堆叠方式如同云朵一般,“半朵云”的名字由此而来。

(图片来源:西班牙德赛斯岩板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西班牙德赛斯岩板公众号,侵删)
整个建筑外部与东风韵小镇浑然一体,入口处如彩云之南的梯田层层而上;室内拱梁大跨度延伸,穹顶高挑,建筑顶端开凿出圆形开窗采光,抬头即可仰望天光。

(图片来源:西班牙德赛斯岩板公众号,侵删)
值得一提的是,弥勒市是高原葡萄之乡,晚宴便在半朵云餐厅内享用了当地著名葡萄酒品牌“云南红”。

(图片来源:西班牙德赛斯岩板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西班牙德赛斯岩板公众号,侵删)
弥勒·东风韵美憬阁精选酒店
当晚宿在红土地里生长出来的建筑——弥勒·东风韵美憬阁精选酒店,同样由CCD香港郑中设计事务所设计。

(图片来源:西班牙德赛斯岩板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西班牙德赛斯岩板公众号,侵删)
整个酒店坐落在以桉树林为背景的湖光山色之中,与整个小镇风格一脉相承。建筑形体圆润,敦厚朴实,寻求与工业化产物的明显差异。

(图片来源:西班牙德赛斯岩板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西班牙德赛斯岩板公众号,侵删)
DAY2
设计私宴 | 宴遇春城
提起云南设计力量,无法忽视的名字是张彬。次日,本次设计游学一行人受壹家居设计研究院院长、中装协设计委云南执委张彬邀请,来到昆明享用由当地野生菌菇熬制高汤的全素过桥米线。

(图片来源:西班牙德赛斯岩板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西班牙德赛斯岩板公众号,侵删)
本次私宴中,还邀请到了数位云南当地知名设计师与德赛斯游学团零距离交流。在交流环节,在场设计师依次发言自我介绍,并简要介绍了自己的设计观点与行程感受。

(图片来源:西班牙德赛斯岩板公众号,侵删)
在最后,张彬代表在场的云南设计师总结发言说到,云南地理位置特殊,设计需求与潜力旺盛,市场前景广阔。在云南,大家可以发现很多具有地域设计特色的建筑与室内设计。此外,很多设计也具有典型的少数民族风格与特征,相信在座的设计师都能从本次游学中找寻到更多设计的灵感。

(图片来源:西班牙德赛斯岩板公众号,侵删)
德赛斯岩板中国运营总部总经理仇丽也在发言中表示,此次德赛斯组织设计游学活动,希望进一步紧密和各位设计老师的关系,也希望通过设计游学给大家带来更多设计的启发和思考。
当晚,经过六个小时的驱车,一行人宿在大理喜洲古镇内。
DAY3
洱海一梦
第三天大理喜洲与双廊的行程将本次设计游学活动推至了气氛顶点。
古镇漫步

(图片来源:西班牙德赛斯岩板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西班牙德赛斯岩板公众号,侵删)
一行人从喜洲古镇中清新的田草香中醒来。清晨宁静的古镇别有一番韵味,白墙青瓦,诗意田园,所有的舒适与惬意缓缓打开,一切都刚刚好。

(图片来源:西班牙德赛斯岩板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西班牙德赛斯岩板公众号,侵删)
手工扎染

(图片来源:西班牙德赛斯岩板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西班牙德赛斯岩板公众号,侵删)
喜洲除了是白族聚居的城镇,保留着众多白族居民建筑群之外,同时也是全国文明的扎染之乡。扎染技艺是白族人民的传统手工艺,使用一块白族自家手工织就的土布,在布料上按照花纹图案要求,经过一系列特定工序,最终用针线一针一针缝合或缠扎,然后浸染,拆线后晾晒即得到一块漂亮的扎染布了。

(图片来源:西班牙德赛斯岩板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西班牙德赛斯岩板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西班牙德赛斯岩板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西班牙德赛斯岩板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西班牙德赛斯岩板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西班牙德赛斯岩板公众号,侵删)
在亲手体验过白族民俗的活化石——手工扎染过后,一行人来到杨丽萍大剧院参观。
杨丽萍大剧院

(图片来源:西班牙德赛斯岩板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西班牙德赛斯岩板公众号,侵删)
杨丽萍大剧院整个造型像一块漂浮的海绵,力求亲近与融合自然。材料上,出于建筑在地性策略,剧院均选用最具当地代表性的材料。如远观,最先看到的屋檐下方交错的实木木材,给观众穿梭在丛林中的感觉;登梯而上,屋顶选用的是当地的青石片,既轻薄可以减轻建筑自重,又保留石材原有的肌理。

(图片来源:西班牙德赛斯岩板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西班牙德赛斯岩板公众号,侵删)
大理古城
在白族讲解员的带领下,一行人来到大理古城,听取并了解了大理古城的前世今生。

(图片来源:西班牙德赛斯岩板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西班牙德赛斯岩板公众号,侵删)
大理古城在唐宋五百多年的历史间一直是云南省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古城内现仍保留着十余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大理旅游的核心区。

(图片来源:西班牙德赛斯岩板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西班牙德赛斯岩板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西班牙德赛斯岩板公众号,侵删)
(文章来源:西班牙德赛斯岩板公众号,侵删)
【延伸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