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感摘录 | 来“脑力激荡室”捕获了什么?
2018广州设计周于11月27-29日在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盛大举办,同时创基金、融设计图书馆、诺贝尔瓷砖一起携手启动的“传统色彩肌理研究2018”正式发布。
此次以融设计图书馆传统面料的考察与研究为灵感,用诺贝尔瓷砖的各种先进瓷砖工艺诠释面料肌理。并按照面料工艺“布-染-织-绣-线”分系列,组合成 5 大块“面料-瓷砖”灵感氛围板。
作为灵感捕手必达之地的“脑力激荡室”,首天现场就高潮迭起,由于体验人数过多,加速了大家脑力激荡的过程,却有不一样的惊喜!大家都捕获了哪些灵感!一起来看看吧!
(图片来源:诺贝尔瓷砖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诺贝尔瓷砖公众号,侵删)
灵感激荡区,开启你的脑力激荡。
(图片来源:诺贝尔瓷砖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诺贝尔瓷砖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诺贝尔瓷砖公众号,侵删)
现场设计师写下灵感关键词
对于“灵感”的定义可多维度,片段式的想法,利用图画、词汇、材质、色彩进行诠释,灵感氛围板正是用这种解构的手法,让设计师对“灵感”有迹可循。
设计师灵感乍现
如何捕获灵感?
主策展人张雷为设计师讲解“脑力激荡”、“灵感整合”步骤!
(图片来源:诺贝尔瓷砖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诺贝尔瓷砖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诺贝尔瓷砖公众号,侵删)
主策展人张雷介绍“脑力激荡”,创基金理事、水平线设计品牌创始人琚宾现场体验“灵感氛围板”,制作灵感氛围板
“我自己试着使用这些材质进行氛围板的排列,发现其中过程可以很清晰地整理出一些设计思路,非常棒,的确受到很大的启发。‘脑力激荡室’非常系统整理出思考的载体,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图片来源:诺贝尔瓷砖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诺贝尔瓷砖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诺贝尔瓷砖公众号,侵删)
崔华峰空间设计顾问工作室创始人崔华峰对灵感氛围板充满好奇,现场体验触摸“织”的纹理,有感而发,即兴创作
(图片来源:诺贝尔瓷砖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诺贝尔瓷砖公众号,侵删)
创基金理事、北京居其美业室内设计有限公司创始人戴昆灵感闪现,正观察挑选灵感材质。
当设计师亲身体验动手写下关键词,挑选不同材质,观察每种材质不同属性,将它们结合,组合成自己的灵感氛围板,感受记录灵感的片段,有序整合的过程,并存留下许多灵感的启发,以灵感激发灵感,碰撞出更多维的思路。真正的做了一场刺激触觉、视觉与大脑皮层的脑力激荡。
(图片来源:诺贝尔瓷砖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诺贝尔瓷砖公众号,侵删)
运用传统的材质、手工技法、纹样、肌理各式变换与组合,完成每个人不同的灵感世界,从而获得、衍生出更多的灵感。这是一种十分有趣的沉浸式记录方式,设计师们对于这样的灵感激发、脑力激荡方式十分投入。
(图片来源:诺贝尔瓷砖公众号,侵删)
脑洞清奇,灵感整合更是形态各异。
设计师寄语
(图片来源:诺贝尔瓷砖公众号,侵删)
创基金理事、德坚设计创办人陈德坚的灵感笔触如此,你可知他是何意?
(图片来源:诺贝尔瓷砖公众号,侵删)
创基金理事、中国当代著名雕塑家瞿广慈灵感关键词:时间也是材料,用好它
(图片来源:诺贝尔瓷砖公众号,侵删)
创基金理事、水平线设计品牌创始人琚宾灵感关键词:无创新、不设计
(图片来源:诺贝尔瓷砖公众号,侵删)
创基金理事、集美组设计机构创始人林学明灵感字段:融+诺贝尔
(图片来源:诺贝尔瓷砖公众号,侵删)
创基金理事&秘书长刘晓丹灵感祝愿:如果没有脑力,我们还可以靠体力平凡的活着,但如果没有激荡,我们就不要活了。
(图片来源:诺贝尔瓷砖公众号,侵删)
创基金理事、梁志天设计师集团有限公司 创始人(右);创基金理事、中国当代著名雕塑家瞿广慈(左)
(图片来源:诺贝尔瓷砖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诺贝尔瓷砖公众号,侵删)
灵感氛围细节
“布-染-织-绣-线”
5大块“面料-瓷砖”灵感氛围板
“布”,从棉布,麻布和丝绸等不同的光泽和肌理获得灵感,探索布料(棉、麻、丝)等的天然材质肌理与瓷砖釉质等表现。
(图片来源:诺贝尔瓷砖公众号,侵删)
“染” ,是植物与矿物颜料的天然特性,体会传统色彩色调的特有感受。源于植物与矿石与水相济成就传统自然染色,瓷砖之色也源于各种金属氧化物于1250度火中相熔后着色。
(图片来源:诺贝尔瓷砖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诺贝尔瓷砖公众号,侵删)
“线” ,面料中线的美感,连接和再处理方式。线是布料的基础,线与线连接成布匹。陶瓷砖以塊面为基础连接成空间,从马赛克到诺贝尔大板呈现不同尺度适应不同空间的排布。
(图片来源:诺贝尔瓷砖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诺贝尔瓷砖公众号,侵删)
“织” ,通过彩色的线的穿插组合,排列出多样的图案。布因料不同,行各自织法而成就面料各自质地。瓷砖则在传承中求突破,颠覆大众对于瓷砖的刻板印象,从手工到诺贝尔大板超大成型瓷砖工艺完成一次全新制法革命。
(图片来源:诺贝尔瓷砖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诺贝尔瓷砖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诺贝尔瓷砖公众号,侵删)
“绣” ,绣品浮于表面的肌理,模拟刺绣色块组合构成图案的思路,将我们的瓷砖进行创意切割并再组合。绣法的构图、肌理、颜色叠加成各种装饰华美气质,现代瓷砖的装饰应用多次高低温,配合各种贵金属、稀有金属叠加发出新耀华。
(图片来源:诺贝尔瓷砖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诺贝尔瓷砖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诺贝尔瓷砖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诺贝尔瓷砖公众号,侵删)
大家在“脑力激荡室”里都捕获了什么?
让你的灵感飞一会儿~
(图片来源:诺贝尔瓷砖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诺贝尔瓷砖公众号,侵删)
来到诺贝尔“脑力激荡室”的参观者,大多都感叹于中国的传统色彩材质与肌理还能以跨界融合的形式进行表现,感叹创基金、融设计图书馆、诺贝尔瓷砖打造的“传统色彩与肌理研究项目”的成果。
这些概念砖十分民族、传统又具有国际化、现代化。“脑力激荡室”的呈现也反应了中国需要这样助推中国设计的品牌,需要深耕于脚下艺术设计土壤的设计师,发掘更多更好的创意灵感。
(文章来源:诺贝尔瓷砖公众号,侵删)
【延伸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