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I德国包豪斯大学设计研习中国设计力量代表团”圆满完成包豪斯大学研学课程
德国时间10月30日,不同于昨天的理论知识的学习,“IFI德国Bauhaus Universitat设计研习 中国设计力量代表团”全体荣誉成员参观了包豪斯大学木工坊、五金加工室等多个学生手工制作室并进行实践学习,深度感受了包豪斯大学“理论+实践”的教学概念。
(图片来源:L&D陶瓷公众号,侵删)
▲包豪斯学院学生作品
德国时间10月30日上午,大家来到包豪斯大学城市建筑学院WORKSHOP原料加工房参观学习。
(图片来源:L&D陶瓷公众号,侵删)
该大楼共三层:第一层是大件模具加工,这里有许多大型设备可以加工各种材质模型,尤其是老师介绍的一台被称为“大怪兽”的设备,可以加工任何模型,只要输入加工电脑命令就会加工出低温、圆润且可以最大有65度弧度的模型。
它的原理是用金刚砂在水的载体下将原料磨成型,精度非常高,误差在一微米之内。这台设备一般是老师负责操作,不过安全性很高,只要在镭射区有任何物体进入机器会自动瞬间停止操作(参观期间停止了三次因为镭射区有检测到衣物物体进入)。
(图片来源:L&D陶瓷公众号,侵删)
第二层是学生现场加工,学生可以在这里将自己作品会用到的零件自行加工完成。第三层主要是组装场所,在这里诞生了和不断诞生着很多学生们的优秀作品。
(图片来源:L&D陶瓷公众号,侵删)
上午的参观学习让大家更加直接地感受到了德国人的工匠精神,但凡有好的想法一定要动手执行落实到位。
下午,全体成员一行在黄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魏玛的安娜·阿玛利亚公爵夫人图书馆和格罗皮乌斯故居。
(图片来源:L&D陶瓷公众号,侵删)
▲安娜·阿玛利亚公爵夫人图书馆
歌德、巴赫、席勒在魏玛创作出了许多不朽的音乐文学作品。魏玛被深深刻上了德国古典主义、魏玛共和国和包豪斯的印记。因此,魏玛在1999年成为了德国第一个欧洲历史文化之城。
结业典礼
结束了全天的学习之后,晚上17:00至22:00是此次包豪斯大学学习的结业典礼和西式晚宴。全体荣耀成员均盛装出席,典礼还邀请到了Prof. Dr.-Ing. Bernd Nentwig教授和黄诗敏老师出席,晚宴可以说是非常隆重和星光熠熠!
唯美L&D陶瓷总经理助理兼市场部总监陆新华先生与包豪斯大学Prof. Dr.-Ing. Bernd Nentwig教授分别致辞,对学员们这两天的学习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图片来源:L&D陶瓷公众号,侵删)
▲陆新华先生致辞
(图片来源:L&D陶瓷公众号,侵删)
▲Prof. Dr.-Ing. Bernd Nentwig教授致辞
随后,Prof. Dr.-Ing. Bernd Nentwig教授代表包豪斯大学为学员们颁发了荣誉证书与奖牌,他说道:很高兴这两天能与大家共同学习,也很高兴见识到了中国设计的蓬勃发展,希望此次包豪斯大学课程能够为大家的设计事业添上一份助力!
(图片来源:L&D陶瓷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L&D陶瓷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L&D陶瓷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L&D陶瓷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L&D陶瓷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L&D陶瓷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L&D陶瓷公众号,侵删)
▲颁奖典礼
典礼上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全体成员上台分享此次包豪斯大学学习的所感所思所想。
(图片来源:L&D陶瓷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L&D陶瓷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L&D陶瓷公众号,侵删)
▲学员分享
(图片来源:L&D陶瓷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L&D陶瓷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L&D陶瓷公众号,侵删)
▲学员风采
大家都很激动,分享内容非常诚恳,情感非常真挚。在这里摘录一些比较有共识的内容:
包豪斯是一种信仰,解决核心价值问题;
包豪斯是一种精神——包豪斯精神;
包豪斯强调的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强调动手能力,这与咱们之前的三年学徒制度很相似,其实这就是咱们老祖宗的东西,我们需要重新拾起来;
魏玛包豪斯也从很多细处体现了德国人工匠精神,包豪斯大学百年名校,能在这里学习感觉很自豪;
在包豪斯大学学习,深深感受到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重要性,设计创造一定需要从根源上去想,从以人为本上去想,要从长远意义上与考虑;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名师指路,很感谢包豪斯教授给我们的启示,打开我们设计思路的窗眼,让我们学会从更多视角去思考创造;
走世界才有世界观,德国人的严谨与落地性对人触动性很大!
(文章来源:L&D陶瓷公众号,侵删)
【延伸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