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黄全、汪莹与您相约浙江宁海!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我们围绕建筑设计美学精心策划,联合国际国内知名的建筑设计事务所和学术机构共同举办,为设计美学爱好者打造有深度的移动知识学堂,开展更有温度的设计旅行。
11月21日,由唯美L&D陶瓷联合美国室内设计中文网(INTERIOR DESIGN CHINA)杂志倾力打造的设计师顶尖实地研习项目——“设计源·源课堂”首期即将开课,我们将前往位于浙江宁海县的“THE CHEDI安岚酒店”与“九熹|大乐之野·胡陈粮仓度假酒店”,一起听听黄全与汪莹两位主案设计大咖深度讲解设计背后的故事。
11月21日,来宁海与黄全、汪莹面对面,定能让你获益匪浅。
主讲嘉宾 黄全
著名室内建筑师,80后设计领军人物。
黄全受传统文化与海派精神的双重影响,凭借对市场的敏锐观察,他提出用现代化的设计语言诠释东方传统文化,以符合当下审美的设计理念。“海派东方”这一全新设计理念在他的职业生涯中逐渐成型,并始终贯穿于他的设计作品之中。
2009年创立集艾设计,带领集艾设计300余位享誉业界的中外设计师,精研顶级商业地产、酒店及度假村、高端会所等设计服务。凭着对市场的敏锐观察,对设计的完美解读和尊重,演绎出符合当代精神和审美的设计。被胡润百富杂志评为最受青睐华人设计师,英国安德马丁奖最具人气设计师等。2018年更是带领集艾设计被权威杂志《美国室内设计》评为中国区综合排名第1,全球榜排名第17。
2019年创立黄全建筑设计中心,专注服务创新型客户和精品项目打造,注重设计提升产品溢价,视每个项目都是一次打造独特创新设计的机会。
黄全带领团队缔造了上海虹桥世界中心、中国第一家THE CHEDI安岚酒店、上海幸福里、上海绿地海珀黄浦、上海黄浦滨江、济南MELIA酒店,济南万科翡翠公园、旭辉重庆印江州、绿地集团美国西海岸最大空中展厅等设计作品,备受政府和国际媒体关注。
汪莹 景会设计(Ares Partners)创始人
汪莹拥有近二十年的海内外建筑及室内设计专业经验,先后在新加坡,北美及上海等地从事建筑及室内设计工作。自2007年创立景会设计以来,她带领团队致力于包括商业、文化及住宅等类型项目的设计。
在创立景会设计之前,汪莹女士先后任职于纽约KPF建筑师事务所、美国HLW上海分公司及新加坡DP(缔博)建筑师事务所。在KPF任职期间,她参与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的扩建、纽约大学法学院及新加坡大华银行等一系列项目的设计。在HLW任职期间,汪莹女士带领设计团队完成了上海西庭网球俱乐部和公寓、上海浦东花旗集团总部办公室的设计与建造。
作为景会设计的创始人和设计总监,代表作品有九熹|大乐之野粮仓度假酒店、阳朔喜岳云庐精品酒店、上海浦东张江昊美术馆、美国纽约儿童艺术中心、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校园扩建、浦东萬和总部办公楼等高端特色项目。
近年来汪莹女士的多项设计作品获得了包括2019 美国 Architecture MasterPrize 改造项目设计奖,WA中国建筑奖2018设计实验入围奖,第三届和第五届“地产设计大奖﹒中国“年度优秀文旅项目奖,意大利Domus 第五届国际“建筑改造及保护”银质奖,意大利ARCHMARATHON 2016年“酒店&休闲类”奖提名,2016年BEST100中国最佳设计,2016年《UED》杂志中国最美名宿大奖,第十届《现代装饰》国际传媒奖年度最佳酒店空间奖,《Metropolitan都会》杂志2015年度酒店大奖,建设部2015年中国设计大奖,2015年被《有方空间》评为近3年中国最具责任感的建筑在内的一系列奖项,并被国内外知名媒体和专业杂志收录发表。
案例赏析 THE CHEDI 安岚酒店
(图片来源:L&D陶瓷公众号,侵删)
将现代亚洲设计与本土风情特色完美结合,是安岚品牌从创立至今一贯坚持的理念,对此,黄全用设计予以独到的理解与阐释。
(图片来源:L&D陶瓷公众号,侵删)
整个项目以尊重自然、尊重当地文化为基础,大量使用自然材料以保证建筑空间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存。在酒店风格的塑造上,作为“海派东方”践行者的黄全,通过荟萃宁海当地的人文风情与现代时尚的设计元素,为住客带来前所未有的空间体验。
(图片来源:L&D陶瓷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L&D陶瓷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L&D陶瓷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L&D陶瓷公众号,侵删)
酒店大堂以抬高、转向和对景等设计手法确保连绵的群山处于主视线范围内,进入内部,高耸的斜坡式屋顶烘托浓郁的度假风情,设计师创造性地选用宁海当地的竹篾作为内部屋顶装饰材料,营造质朴山林意境的同时深度诠释环保、绿色的设计理念。由原木格栅转轴屏风以挺拔的姿态纵向承接空间,中央则借由充满现代感的大型竹制装置吊灯唤醒返璞归真的野趣。
(图片来源:L&D陶瓷公众号,侵删)
倘若白天从高空俯瞰,山顶的无边际泳池如同一块镶嵌于翠色中的宝石,闪烁着熠熠的光芒,而当暮色低垂,精心规划的灯光便大显其威,池水摇身一变,成为月牙投映在尘世的曼妙倒影。徜徉其间,便可感受“一汤一世界,一池一人间”的境界。
泳池接待中心延续酒店整体的装饰风格,将自然与质朴进行到底。格栅与灯带的穿插布局将月色照拂下潋滟的水光以艺术化的手法进行展示。散落在天花的圆形顶灯则如一盏盏满载祈愿的河灯,似要顺着水流汇向远方。接待中心通往室外泳池的走道模拟竹径通幽处的静谧安宁,也为走道尽头豁然开朗,“巧遇”水天一色的景致作下铺垫。
全日制餐厅将产自宁海的质朴山石堆叠垒砌,用一种近乎粗犷的美学形式感知大自然的馈赠。巨大的落地窗是设计师的盛邀,在竹林山景的陪伴下,每一场飨宴都将格外令人沉醉。餐厅公区的隔断装饰是从传统中式花格中演变而来的,抽简的线条充满时尚感与现代气息,而竹编元素则从细微处丰盈宏观设计,装点坐具、摆设的局部。
(图片来源:L&D陶瓷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L&D陶瓷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L&D陶瓷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L&D陶瓷公众号,侵删)
餐厅包房以神秘感回应访客的期待,在素雅之中置入一抹红调,既张扬又冷艳。设计师从东方女性服饰中获得灵感,结合江南丝绸温柔细腻的触感,在墙面上抽象描摹婉约。
Spa区域通过走道天花将自然光线引至室内,搭配悬挂式烛光壁灯指引动线方向,在细腻的比对间酝酿山野浪漫的氛围。接待空间以幽润的烛火取代照明装置,降低空间照度,给人以温柔的精神慰藉。标准间墙面选用低调古朴的水泥石板,其上拓印古老的图腾序列,使空间洋溢着远古的韵味。
(图片来源:L&D陶瓷公众号,侵删)
整个酒店共配备两个室内温泉与两个室外温泉,接待区以格栅板的有机拼接模拟染坊场上的垂布,搭配局部光源的照射,将浓郁的本土风情做了一次充满现代感的简约呈现。
(图片来源:L&D陶瓷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L&D陶瓷公众号,侵删)
位于酒店另一区域的小吃吧则以素雅的色调传达舒适恬淡的假日情致,通过局部着色的手法统领视觉点的游转,带有民族风情的配色成为空间中的点睛之笔。置入传统文房四宝作为装饰点缀,将文人雅意与山水景色完美融合。
(图片来源:L&D陶瓷公众号,侵删)
雪茄吧正中央悬挂巨幅抽象仕女图,精美的刺绣纹路代表细腻的东方风韵,以之为中心将色彩向四周晕染开,在浓淡的自然过渡间达到古典美学的最佳状态。透明红酒柜间或穿插在座位之间,起到分隔空间的作用。
无论是在东方还是西方,自古以来都将竞技赛马看作是一种休闲娱乐的方式,在宁海安岚,这项兼具激情与古典气质的体育运动也成为酒店休闲项目中最值得期待的一部分。在马场接待区,设计师黄全凭借娴熟的空间调度能力,融萃中西两种风格,造型各异的西式马鞍作为墙面装饰,与中式古典家具陈设混搭出别具一格的美感。
百余栋客房和别墅借鉴传统民居的做法,依山而建,以独立建筑的形式散落在青山翠水中,其间以水景花园、林间竹道和入户栈桥相衔接。每栋建筑都拥有大型落地窗观景露台,将原汁原味的竹林山景引入室内。值得一提的是,所有玻璃皆选用低反射材质,以避免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光污染。全国三大温泉之一的南溪温泉恰在竹林的包围中,并被贴心地引入每一间客房。
(图片来源:L&D陶瓷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L&D陶瓷公众号,侵删)
傍竹居客房为一层山景别墅。拥有巨大的落地窗,翠林山竹一览无遗,开放式浴室和静谧的阳台都是属于亲密友人的私人空间。为了呼应室外的天然美景,室内大面积铺陈原木材料,以“线”构成简洁清新的氛围,而亮黄色的装点,则让室内升温,营造一派温馨的感受。
(图片来源:L&D陶瓷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L&D陶瓷公众号,侵删)
依山居客房为两层山景别墅。客房一楼以会客功能为主,整块竹篾席倒铺在天花区域,与原木地板形成呼应,使住客从进门起便能感受到被自然环抱的惬意。窗外的绿意经过百叶窗帘的层层过滤,向室内空间注入温和的生机。
(图片来源:L&D陶瓷公众号,侵删)
客房二楼则为住客提供安静的休憩空间,在落地窗前摆放观景软榻,素雅亲肤的棉麻面料与造型简约的竹制几案必然是悠长假期中最令人流连忘返的场所。
从曦光到夕阳,幽居宁海安岚,畅享山林野居的妙趣。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The CHEDI 安岚酒店
项目地址:浙江宁海
设计机构:G-ART集艾设计
设计师:黄全
项目面积:45000㎡
完成时间:2018年12月
摄影:隋思聪、陈彦铭
九熹 | 大乐之野·胡陈粮仓度假酒店
(图片来源:L&D陶瓷公众号,侵删)
隐秘在群山环绕里的九熹 | 大乐之野·胡陈粮仓度假酒店是由老粮站改造的精品民宿,这里曾是当地热闹的粮食储藏和供应站,之后慢慢淡出并处于闲置状态。设计师汪莹在2015年接受甲方委托对老粮站进行全面的改造设计,废弃的粮仓重新回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改造后的粮仓酒店由7 栋建筑组成,其中6 栋为改造建筑, 1栋为新建。从储物空间转换为酒店空间,两个极端的功能转换成了此项目建筑与室内空间改造的一个挑战。
设计师在尊重原有建筑肌理的前提下,调整并梳理空间格局,使建筑与整个场地及周围的山景融合更密切。通过疏导围合的手法,使场地的动线更流畅,空间组合疏密相间,让人在不同尺度的空间中游走体验。
(图片来源:L&D陶瓷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L&D陶瓷公众号,侵删)
场地规划
原场地由一条4.5米宽的主通道连接前后两个庭院及围绕着庭院的7栋老房,改造中首先是拆除了正对酒店入口大门的一栋二层高的砖房,这栋原始建筑阻隔着前后空间并阻挡了视线, 在其占地范围内新建的是一栋局部二层高的建筑,并在其西(西南)侧增加了一条3米宽的次通道, 加强了前后场地在视觉上以及动线上的连贯性。其次是拆除了主通道与西侧草地之间的围墙,使建筑与整个场地及周围的山景融合更密切。在功能分布上,酒店的公共及辅助设施被安排在临近入口庭院的几栋老建筑中,新建建筑西侧的一栋老建筑改造后作为酒店的全日制餐厅,餐厅北面是新增加的泳池,泳池面向视野开阔的草地和远处的山。
(图片来源:L&D陶瓷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L&D陶瓷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L&D陶瓷公众号,侵删)
改造与新建
对于场地中6栋建筑的改造,我们保留了原有的结构体系,由于原有粮食储藏功能导致窗户都非常小,室内光线很暗,原始建筑的2.5米以下为毛石墙体,毛石上方是约30公分高的一圈水泥压线,水泥以上为砖墙和支撑屋顶的结构柱,改造中,我们将所有在2.5米以上的窗户扩大,并按平面布局的需求,有节制有选择的将部分窗户不仅水平方向扩大而且纵向扩大至2.5米以下,这样增加了室内空间的舒适感。在外立面的处理上,我们将毛石上厚厚的白色涂料去除,让毛石的天然色彩还原,毛石以上的水泥轮廓仍然保留了白色涂料,窗洞两边的砖墙上外挂深色的塑木墙板。去除了涂料的天然石材的建筑与远处的山体似乎融为一体。
(图片来源:L&D陶瓷公众号,侵删)
整个场地中最小的两间客房面对的是最开阔的景色,我们在原建筑的西侧加建了阳光房和露台,满足了客房功能面积的需求也增加了这栋建筑的体量感和存在感。在西北面山体的衬托下成为主通道和次通道轴线上的“景点”。新加建的阳光房和露台将室内空间水平方向延展至室外,阳光房的天窗从视觉上纵向延伸向天空和远处的山景,从不同的角度将远处的山景带入室内。这个加建的构筑物边际线以多段折线呈现,它与背景的山体岩石的刻凿痕迹有种相似感,同时建筑的人工性和自然的山体又存在着一种强烈的反差,既有着关联又有着反差特性,建筑与自然默默中进行着一场对话。
(图片来源:L&D陶瓷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L&D陶瓷公众号,侵删)
除了对6栋原有老建筑的改造之外,入口处作为接待及会务的是一栋新建建筑, 设计师以抽象简洁的几何体回应了相邻的老建筑和远处的自然山景。建筑的一层南端为酒店接待,北端是会议室,二楼的北端为茶室,南端为户外露台,新建筑的高度由北向南逐渐从7.1米降低至4.85米,当人们站在酒店入口大门处时,北面和西北面的山景不被建筑所阻挡, 并且二楼的茶室南北都采用大面积的落地玻璃, 透过玻璃远处的绵延起伏的山隐隐可见。步入室内,透过落地玻璃大窗眺望远处一览无余的山景和近处的桃花林,如同来到了一个世外桃源。这栋建筑的东立面顺应着场地在接待与会议功能空间的分界处作了一个“折”,建筑立面与地面边界的镜向“折”线在接待的入口处自然形成了一个围合空间,供人们停留交谈。正对着酒店大门的南墙以封闭式墙体为主,唯一的竖向窄条窗有节制地控制着内外空间的对话,客人从室内通过窄条窗眺望远处层层叠叠的山景,有似一幅山水画轴。
一层北端会议室的西墙采用了磨砂U型玻璃,这种磨砂颗粒肌理在建筑外立面上与细腻的外墙涂料和刷白的粗糙砖墙在对比中形成统一,从室内看不仅玻璃表面粗糙感与东面的拉毛水泥墙呼应 而且也增添了一些朦胧感。U型玻璃外隐约可以看到通向二楼茶室的楼梯。会议室的北面是落地大玻璃窗,东墙有节制地只开了一个窗,这样将人的视线有目的性地引向了北面的开阔山景和山景衬托下的建筑。此栋建筑在型体,体量和室内外材料的运用上尽可能地保持着抽象和简洁。
(图片来源:L&D陶瓷公众号,侵删)
粮仓过大尺度的室内空间本身不宜作为居住,我们通过“盒体”嵌套的方式来化解空间的单一性,这些赋予了实用功能“盒体”也同时满足了酒店客房功能上的需求。
(图片来源:L&D陶瓷公众号,侵删)
这次的嵌套形式与之前完成的云庐酒店项目略有不同,云庐在改造前后功能上没有本质的转变,只是私密性与公开性的交互和延伸, 我们把功能性的区域以嵌套的方式植入空间里,让它和建筑本身融为一体,墙体直接与顶部接触。而本次改造由储藏空间转换为人居空间,空间尺度从“宏大”转换为“叙事”与“亲切”, 同样的嵌套的方式,但在形式上作了不同的尝试,这一次将这些现代功能的空间以“盒子”的形式独立嵌套在“宏大”的空间中,通过对尺度的调节来引导空间的缩放,唤起人的身体在空间中的知觉性。
建筑与室内的材料运用,保持了朴素与自然,营造出平静温馨的氛围。
(图片来源:L&D陶瓷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L&D陶瓷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L&D陶瓷公众号,侵删)
粮仓酒店的建筑与室内改造,设计概念的调整和完善贯穿了整个建造过程, 是一个渐渐理解原有的并逐渐建立新“秩序”的过程。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九熹|大乐之野·胡陈粮仓度假酒店
项目地点: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胡陈乡
建筑及室内设计:景会设计
设计主持人:汪莹
基地面积:5430平方米
建筑面积:2630 平方米
建成时间:2017年12月
摄影:苏圣亮
日程安排:11月21日-11月22日11月21日
14:00-15:00 THECHEDI 安岚酒店实地研学
15:00-16:10 “海派东方”设计分享——黄全
16:10-17:10 “大乐之野”设计分享——汪莹
17:30-18:00 设计美学对话
18:00-20:00 自助晚宴
11月22日上午
九熹 | 大乐之野·胡陈粮仓度假酒店实地研学下午返程
活动费用
费用包括11月21日自助晚宴和安岚酒店住宿一晚,交通费需自理。活动名额有限,仅60坐席!活动报名请咨询当地唯美L&D陶瓷专卖店,
(文章来源:L&D陶瓷公众号,侵删)
【延伸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