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巴利·营销学堂丨4招让顾客主动掏钱,Get到了吗?
不能留住顾客是目前每个店面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影响店面销售业绩提升的关键环节,因为顾客总是不停的挑剔商品价格,让销售人员对价格问题比较忧虑。其实,之所以顾客会因为价格而不购买,只有两种可能:
1、确实没有对等的消费能力;
2、有消费能力,只是觉得你商品不值这个价格!
贵与便宜,对顾客来讲,是个相对的概念,每个顾客的心目中都有一个“心理帐户”,贵与便宜,在消费者的心理帐户中是可以自由转换的。
价格的介绍顺序
先价值后价格
终端一线导购人员经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在顾客问到高价格商品价格的时候,第一时间,不假思索的告诉顾客,这就大错特错了。
(图片来源:金巴利陶瓷公众号,侵删)
对导购来讲,一定要先把自己产品的优势、核心卖点、给顾客带来的利益点充分介绍清楚之后,判断出顾客有购买意向和基本的选择倾向后,再最后说出价格,才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图片来源:金巴利陶瓷公众号,侵删)
如果顾客不了解你的产品,你的产品又标价很高,顾客肯定会嫌贵。对顾客来讲,他们最容易感知和判断的就是产品的价格,所以他们关心价格、首先谈到价格是很自然的。对于优秀的终端导购来讲,就要巧妙的化解。
产品的介绍顺序
先介绍高价产品
专卖店的产品系列一般根据目标定位的不同,分高中低档三种。对导购人员来讲,应该是按低-中-高的顺序介绍产品,还是高-中-低的顺序介绍产品呢?这是如何管理顾客“心理帐户”的直接体现。
优秀的导购介绍顺序是高-中-低的“减法”介绍。先介绍最贵的产品,即使顾客不买最贵的产品,顾客会感觉到接下来介绍的中端和低端的产品会相对便宜,从而最终选择购买。
而按低-中-高的“加法”介绍方法,低价的产品只能使后面介绍的产品显得非常昂贵,顾客的心理帐户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促使顾客放弃了购买的决定。
导购的普遍想法是,为了让顾客不跑掉,先用低价的产品吸引顾客留店。这样做,可能促进低价产品的销售,但无形中增大了高端产品的销售难度。
物以稀为贵
创造稀缺气氛
当顾客感觉自己购买的产品数量是非常少,或者会越来越少的时候,都愿意为拥有产品付出更高的价格。
其实,这个原理在商业上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数量有限,售完为止”,“最后截止日期”策略都是“物以稀为贵”在商业上的实战应用。终端导购如果能在终端巧妙地创造这种稀缺的气氛,也能使顾客的心理帐户发生微妙的变化,促成高价产品的销售。
提升商品价值感
提升店面形象
顾客是很难在一个星级宾馆或飞机场对一包方便面进行砍价还价,尽管顾客心理非常清楚这包方便面的价格已经完全背离了它的价值,是强大环境力量使然,在高档场所讨价还价,会显得掉架和拉低档次。
(图片来源:金巴利陶瓷公众号,侵删)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店铺形象的价值感可以提升商品的价值感,降低顾客对高价格的敏感度。所以,经销商不要去为节约几个小钱,而不愿在店面的门头和内部装修风格、装修档次、货品陈列上投入。
(图片来源:金巴利陶瓷公众号,侵删)
顾客往往根据店面门头的大小、店内装修的档次和豪华程度来判断品牌的实力和档次,在顾客潜在的心理帐户上,高档的店铺卖高价的产品是理所当然的,在这些高档的场所里的高价产品的定价是合理的,亦能突出导购人员的专业形象和服务品质,在顾客的心理帐户里也是能加分的。
(文章来源:金巴利陶瓷公众号,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