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瓷砖·李小水:设计不仅塑造空间,也塑造情境
北美PI设计大奖,于2012年创立,获得建筑和设计国际级专家的认可,有来自全球墨西哥、加拿大、美国、危地马拉和中国多个国家的设计师参与,是北美业内公认的盛事。
自大赛举办以来,得到许多优秀设计师和建筑师的热烈响应。2021北美PI设计大奖(亚太赛区)涌现了许多优秀的设计师,本期将由2021北美PI设计大奖获奖者李小水,为我们带来他与北美PI设计大奖的故事。

(图片来源:ICC瓷砖公众号,侵删)
本期采访嘉宾
Q:您觉得北美PI设计大奖赛事的举办对华人设计有什么影响?
A:北美PI设计大奖,我觉得他是我们亚太地区和北美地区的一种跨大西洋的设计上的联合,他也能很的促进两个不同地区的文化的碰撞。然后,也能让我们设计师能够互相借鉴对方的文化。包括很好的创意和素材。所以我觉得北美PI大奖能够有效的加强我们整个全球的一种设计思想。它的一种深度和广度的开拓,我觉得非常非常ok的,对大洋彼岸的设计师都是非常有效的,谢谢。
Q:ICC这个品牌给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A:ICC的总部是设在我们佛山,而我们的(公司)是在佛山专门为建材企业(服务)包括品牌,给他们的展厅提供设计服务。所以就这样,我们很早就认识了ICC瓷砖的。ICC瓷砖他一直以来比较重视设计师对材质的感受包括对质感的追求。所以,他一直主打的是一种很现代的瓷砖风格。而且他也把墨西哥的很热情奔放的文化要素也带给我们中国的设计师。而这也是我比较喜欢他的原因之一,谢谢。
作品赏析
项目一
《幻境》
项目名称 | 幻境
项目设计 | 佛山市拓维室内设计有限公司汪志科&李小水
项目面积 | 600㎡
本案例业主是一家专门从事金属类订制的品牌,为设计师或艺术家提供艺术装置、雕塑、金属家具、金属装饰等产品的制作和安装。

(图片来源:ICC瓷砖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ICC瓷砖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ICC瓷砖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ICC瓷砖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ICC瓷砖公众号,侵删)
金属回归到大自然的原始状态,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返璞归真!其二是空间所带来的沉浸式体验,峡谷两边的墙壁以自由曲面蜿蜒盘旋,岩壁上的沟堑层层叠叠,仿佛经历数千年岁月的洗礼。

(图片来源:ICC瓷砖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ICC瓷砖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ICC瓷砖公众号,侵删)
光影随着时间而推移,如梦如幻,仿佛置身仙境,漫步其中,仰望星河,眼前闪过宇宙文明的轨迹,也惊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人类的精湛工艺和自然的奇妙变化相辅相生。

(图片来源:ICC瓷砖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ICC瓷砖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ICC瓷砖公众号,侵删)
独特的光线、绚丽的色彩、自由的曲线,不规则的形体,实现自然主义美学需要解决自由曲面工艺问题,随着智能辅助特别是3D打印技术的发展,材料工艺在自由造型上面有了一定程度的突破,但对于金属材料而言,其加工属性受到制约,然而,依靠传统手工锻造弥补了机器的不足,让自然主义所产生的美学观点成为可能。
项目二
《夹缝中生长》
项目名称 | 夹缝中生长
项目设计 | 佛山市拓维室内设计有限公司汪志科&李小水
项目面积 | 120㎡
本案业主是一个美国进口涂料品牌,空间状态是一个宽度3.3米、深度26.6米的狭长通道空间,左右两边都被其他空间所限定,如何在这样一个极端狭窄的空间环境里展开空间联想,对设计师而言是一次极大的挑战。

(图片来源:ICC瓷砖公众号,侵删)
作为一个进口涂料品牌,PPG产品定位的客群是一些高端住宅用户,然而现场3米左右的宽度显然是无法满足正常的家居空间尺度,设计师通过左右挖掘和腾挪转换,先是将隔壁一些闲置的空间借用了过来,再利用空间高度进行上下延伸,弱化空间边缘,通过两个盒子的适当旋转方式,将开间尺度进行拓展,起承转折,一步一景,用建筑语言改变原有狭长空间属性,使空间更具有丰富的流动性和视觉的延深感,通过体块曲面和斜线的重组再造空间的物理属性和空间美学。
设计师利用本案狭长空间的物理属性,放大其空间特征,让空间结构向上生长叠加,犹如在夹缝里生长的生物,挤压旋转糅合,体现出一种自然生长的空间状态。
充满诗意的梦幻世界

(图片来源:ICC瓷砖公众号,侵删)
人人心目中都有一份对诗和远方的向往,设计师希望通过充满浪漫和幻想的橱窗空间激发观者对于未来的期盼和探索欲。拱形窗户引入唯美的自然景观,将人们的思绪从室内牵引到空旷的原野;极具梦幻色彩的涂料搭配上浪漫时尚的红唇沙发,仿佛是站在巴黎街头;顽皮的小猴跳上窗台,台阶上的可爱的暴力熊,又仿佛进入童话乐园。设计师通过故事般的叙事手法营造空间,极大地激发参观者的好奇心,从而引导他们进去一窥究竟!
回旋往复的三维曲度
步入大堂,悬吊的斜形墙体将空间分为前庭后院,弧形墙面将二者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天花上的“气泡灯”,墙面的渐变色彩,串联起不同的功能空间,确保整体叙事的一致性;随意流动的路线中隐匿着各种结构设备,空间的兼容性和通达性得以保障;淡粉色肌理漆保证了空间纯度,只要出现另一种色彩,即可退居其后,成为一种衬托色。

(图片来源:ICC瓷砖公众号,侵删)
以室内建筑的概念呈现内部造型与体验,利用蜿蜒、翻卷的有机立面弧度,打破空间均衡的常规格局。不同弧度的曲线将各个空间连接起来,极度延伸的视觉观感为场景带来律动和节奏。精确把控的布局和尺度为空间景观的显与隐奠定了基础框架。和众多稳固量体产生鲜明对比的视觉焦点,是空间底部两面自地贯穿天花板的曲墙,宛如飘逸轻盈的长袖一挥,让人对室内建筑的墙体量感产生有趣的错觉。

(图片来源:ICC瓷砖公众号,侵删)
设计惯用垂直水平线来切割、分配空间立面,但当婉转流动的曲线作为设计主轴时,我们创造一个没有棱角、线条充满律动感的环境,予观者有别于惯常的感受。这般属性的建筑如同一座巨型、可走入的雕塑品,不仅塑造内外部空间关系,还加入观者与行走的时间感。

(图片来源:ICC瓷砖公众号,侵删)
作为空间的“导演”,希望通过涂料亲和的色彩和艺术的质感表达一个个场景组合,穿梭于艺术的构造空间,以游园的动线,让体验者产生好奇、探索、思考、惊喜等情绪。悠长的曲面长廊,极具冲撞感的色彩,营造迷幻的空间氛围。让人置身梦境,在现实中抽离出来,进入我们的艺术之旅。餐厅区通过斜形墙面与天花的三角构造,使空间收放延展。几何切割的阶梯结构,如时光的延续。体块的拆散重组旨在通过矛盾对立重新构建空间秩序。
夹缝中的生长与对话
建筑的流动性、开放性及连续性,体现在建筑的色彩与立面的使用上;创新性则体现在光的营造、室内外肌理的统一性、建筑情绪的渲染上。在室内结构中我们创造尺度的窗体,有别于引入自然光的落地窗,室内建筑的开口更像刻意安排戏剧焦点的观景窗,无论是方正如迷你唱台,或仅能瞥见后方光影的隙缝,都是利用设计制约人们观看的方式。直线的行为准则是流动空间的设计量尺,柔和的曲线审美,在流动空间下表现得异常契合。

(图片来源:ICC瓷砖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ICC瓷砖公众号,侵删)
通过几何划分了一个弹性的空间,这个场域中人是空间的主体。低饱和度的粉色与紫色相互平衡,让两者有一种孤独对话的情绪。

(图片来源:ICC瓷砖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ICC瓷砖公众号,侵删)
空间以一种高挑向上的状态展示在我们面前,丰富了光与空间的关系。让人产生强烈的好奇与探索的欲望。宽敞明亮的空间感,以自然的质感,给予空间最真实的反馈。

(图片来源:ICC瓷砖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ICC瓷砖公众号,侵删)
一次不一样的思考,通常是比例、形体、材料、光线,细节来支撑空间,而这次是空间反过来支撑材料,材料才是这个空间的主体。空间为材料退让,把空间留给人,为人提供大量的交流和互动的机会。自然的白色、灰色水泥质感与黑色菱格质感墙体,几种不同质感的墙体有机地融合在空间里。圆拱形状成为分割空间唯一物质,与顶部分离,弧形存在角落的最高点,与人活动的过程都可以若隐若现的对话,这种空间的延续处理更好的强调空间神秘性与趣味性。
叙事空间的场景情绪
有计划的将空间转折的入口尺度缩小,提示你进入不同情绪与味道的世界,让你对后面的事情产生兴趣与想象力。光是表现空间情绪的重要介质,光影互相依存,空间中大面积大拉膜,强调光线的柔美均衡,更好的服务于空间中产品的照明,在情感上弱化了影的存在,营造一种戏剧化的安静,局部强化光影,表现材料质感的同时感受空间的躁动。这一次把空间简单的变成美学问题,做一些触动神经的事情。

(图片来源:ICC瓷砖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ICC瓷砖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ICC瓷砖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ICC瓷砖公众号,侵删)
在设计中我们特别重视空间与人的交互。改变现有建筑的空间和组成关系,有利于空间结构、材料和色彩的选择与调和,并在建筑和场所之间建立了一种新的流动。在设计的思考中,我们认为光本身就是一种显性的物质,应该作为空间中看得见的主体来呈现,通过光的物质性来传达人的精神世界,神秘、安静、虚幻的情绪因光而涌现。
本期设计

(图片来源:ICC瓷砖公众号,侵删)
设计师:汪志科(左)、李小水(右)
(文章来源:ICC瓷砖公众号,侵删)
【延伸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