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瓷砖要泡水?
瓷砖为什么要泡水?哪些瓷砖需要泡水?如何给瓷砖泡水?泡多长时间合适?
1.瓷砖为什么要泡水?
瓷砖泡水是为了防止吸收水水泥沙浆的水分,以免造成空鼓、脱落,甚至是裂纹。瓷砖或多或少会有一定的孔隙,铺前泡水,是为了让其孔隙充分吸水,而瓷质砖由于致密度较大,孔隙度小得多,也就使得吸水率低得很。所以在墙面瓷砖铺贴之前需要对墙面进行洒水工作。
2. 哪些瓷砖需要泡水?
吸水率小于0.5%的瓷砖在铺贴时无须泡水,釉面砖与地砖吸水率一般大于10%,在铺贴时有必要进行泡水。
瓷砖按照吸水率划分为按照瓷砖吸水率分:瓷质砖、炻瓷砖、细炻砖、炻质砖、陶质砖。
陶质砖:吸水率 大于10%;
炻质砖:吸水率 大于6%小于等于10%;
细炻质:吸水率 大于3%小于等于6%;
炻瓷质:吸水率 大于0.5%小于等于3%;
瓷质砖:吸水率 小于等于0.5%。
3.如何给瓷砖泡水?
既然瓷砖需要泡水,那么一定要让瓷砖全部进入水中,要让瓷砖吸饱水分。如果出现将瓷砖摞起来用水管向上面淋水的情况则说明此施工队不负责任,瓷砖无法吸饱水分,铺贴后很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另外需要注意,瓷砖往水盆里放的时候,一定要釉面朝上,陶面朝下。如果釉面朝下,瓷砖角互相磕碰,容易掉瓷。
4.泡多长时间合适?
泡水时间的多场需要根据具体是什么瓷砖来决定,也就是看这是属于什么类型的瓷砖,瓷质的还是什么,当然如果仿古砖就不必经历这个过程,当然地面的仿古砖也需要泡水。泡水的最终目的就是要瓷砖把水“喝饱”,不再冒气泡为止。吸水率高的,泡得就要久一些。雨季天因其空气湿润,时间也要相应缩短;酷暑天气干燥时,时间则要相应增长。
【延伸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