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中国丨凌子达:城市的更新与再造
世界的中国让世界重新认知和定义中国品牌和设计

(图片来源:HBI公众号,侵删)
「世界的中国」大湾区设计盛典 · 主题峰会
伴随着蓬勃发展的经济及庞大的社会需求,中国与世界在各领域的交流愈加频繁,也推动了大量的中国品牌在实现从本土到国际的演变。与此同时,中国与西方在设计领域的不断“遭遇”,也带来更多设计思想变革——从“拿来主义”到寻求产品原创性和内涵精神等各方面来传递东方设计和中国创造的特点,构建中国设计和品牌在世界范畴的主体话语,这是当前很多优秀中国设计与品牌在思想和观念上的共鸣和需求。
「世界的中国」大湾区设计盛典 · 主题峰会以“让世界看见东方设计力”为主旨,将聚集东方优秀设计力量,邀请6位具有代表性的知名杰出设计师,从设计思维、建筑设计、室内设计、产品设计等多个维度带来精彩的设计课程与分享交流,向世界传递属于中国的设计最强音。
CHINA TO THE WORLD
凌子达:城市的更新与再造

(图片来源:HBI公众号,侵删)
凌子达
KLID 达观国际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人 / 设计总监
毕业于台湾逢甲大学建筑系,取得法国CNAM 建筑管理硕士学位。并且于2001年在上海成立了「KLID达观国际建筑设计事务所」,致力于建筑室内空间设计领域。2006 出版个人作品集《达观室界Ⅰ》,2020出版第二本个人作品集《达观室界Ⅱ》。
从事设计专业23年,致力于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及景观设计的不断专研和创新。一直坚持主创,匠心规划设计地产高端项目。在国际各大专业设计比赛屡获佳绩。截止2021年5月,KLID达观国际建筑设计事务所共累计荣获全球奖项1066项。

(图片来源:HBI公众号,侵删)
此次峰会,KLID达观国际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人兼设计总监凌子达先生在《城市的更新与再造》中分享,在现代城市不断的再生长与更新的背景下,如何挖掘老建筑的价值和意义,保留城市文化记忆,促进城市的多样性发展。
来到大陆发展二十年,我们事务所一直做的是房地产的项目。这些年整个市场和经济发展得很快,包括趋势也一直在变化。从早期2000年我们来的时候,整个城市都是新建的楼盘,没有什么旧改的项目。但到了最近这十年、五年,我渐渐发现,我们业态和客户都有一些改变。开始做一些旧改,做一些城市更新、建筑物再造。所以今天也跟各位分享一下城市的更新与再造。我觉得接下来的未来十年,会有更多这样类型的产品出来。

(图片来源:HBI公众号,侵删)
01 城市生命体
城市是有生命体的。这其实也不是最新的议题,过去有很多人分享。有机、有生命的城市概念是什么呢?这个城市它有森林、有河流,像纽约有中央森林,像巴黎或者伦敦甚至上海都有一个河流,穿越了城市,带动了以河流为中心的发展、面貌的变化。我们也认为,道路就像我们人的这种血管,像运送养分一样运送我们的交通,把我们人或者物流运送到某一个位置。城市还是地球上最复杂的人造物。它就像一个有机生命体,有很多系统,像我们讲的这些交通系统、河流和运输系统。它也一直在运转,就像有层次的生命一样。
而今天我想从不同的角度去探讨。从时间上的维度,去看城市的成长。

(图片来源:HBI公众号,侵删)
02 城市化进程
比如说巴黎。在1800年的时候它其实就是40平方公里,只有60万的人口;到2018年12000万平方公里,人口有1200万。我们拉开了200多年的历史去看这样的城市发展,它是一个快速扩张。不止是空间面积上,人口上也很快速的扩张。如果从平面城市规划去看它的城市,中间围绕河流,然后周边城市的发展,越到后面整个城市生长越快速。

(图片来源:HBI公众号,侵删)
接下来我们可以看看纽约。纽约在1686年的时候只有三十几个平方公里。第一次97年、98年开复纽约曼哈顿岛,到了2017年的时候有1200平方公里,80多万人。从3D模型可以看到,最早曼哈顿岛在1686年的时候就是像这样的荒地,整个城市的面貌不停成长,建筑也越拔越高。所以一直以来大户室就是最高的建筑,一直突破世界记录的建筑。

(图片来源:HBI公众号,侵删)
接下来可以看上海。1843年从一个港口、小渔村开始,最开始是37平方公里,53万人,到了2018年有6340平方公里,2000多万人口。到2000年之后才是真正爆发,城市规划的扩张。

(图片来源:HBI公众号,侵删)
这个非常直观,不像纽约或者巴黎是有二百年的时间,上海只是从90年代到现在短短的二十年。我觉得未来的城市发展可以越来越快,体量会越来越大,这是无法想象的一个部分。
03 快速发展带来的问题
城市化是国家发展的一个战略,也是我们这十多年经济发展方向。包括我们建筑或者室内设计这些业态,那么多机会、那么多项目可以做,还是围绕城市群的发展。我们城市化的进程是继欧美之后第三次亚洲的城市化,速度是欧洲的3倍,美国的4倍,这是我们发展的速度和体量。

(图片来源:HBI公众号,侵删)
去年跟今年“十四五规划纲要”其实也提到要发展城市群。以北京为主渤海城市群,以上海为主的长三角成群、深圳、广州为主的珠三角城市群,包括成渝城市群。像去年房地产爆发式的增长,都是围绕着这几个城市群。所以我们未来的一些机会、方向在这个地方。

(图片来源:HBI公众号,侵删)
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会带来什么呢?会带来的一些问题,当然也是我们的机遇。
快速发展带来快速的消耗和建造。房地产楼盘不停复制,不只是建材、拆迁这些动作,设计的风格也变得很快。快速的复制或者快速变成一种风潮,导致大家审美疲劳。市面上各种装修的风格,大概2、3年设计风格要换一换。所以快速建造、快速消耗,甚至快速拆迁,造成了很多垃圾。

(图片来源:HBI公众号,侵删)
快速建造其实也带来了很多老化或者破坏。几百年之前盖的房子可以变成历史建筑;80、90年代的房子,到了2010年房子就很老旧不能住人,好像房子也用不到70年就要拆了。早期的建造品质不高,房子不耐用,所以导致快速的老化和破坏,要改和拆。废弃的建筑也会占用空间。像上海、深圳,前几年城市发现土地不够用了,市中心里面有很多老建筑,像旧工厂等等,也要快速拆迁。

(图片来源:HBI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HBI公众号,侵删)
城市的开发用地越来越少,真正城市核心土地可使用的面积也越来越少。
面对这种城市的发展跟它的衰败,我们如何去面对呢?就是再生城市的更新与再造。我们城市需要的是不断的再生长与更新。如果一些老建筑完全丧失功能,它可能面临拆除。但是最好是保留一些历史建筑,又能促进城市的多样性的一种发展。
04 更新与再造
如何保留城市的文化记忆,新旧建筑又该如何共生呢?所以我们还是希望去寻找它的真正的意义或者它的价值或者它的建筑的意义。我总结了5点,这也是我们做项目里面的经验:1. 发掘人文及历史的价值;2. 保留原有建筑空间的特点;3. 赋予建筑新的功能;4. 重现城市文脉和历史文化;5. 建立新的商业模式,带来新的经济。
泰特美术馆

(图片来源:HBI公众号,侵删)
我选的是我亲身体验过的几个项目。像泰特美术馆,这是我在学生时代念建筑的时候就非常喜欢的作品。它以前是一个发电厂,可能是占据了最好的地标性位置,也能够看到纽约保罗大教堂。它有它的历史价值跟意义,整栋建筑也保留了原有的建筑风格。所以我分析总结了一下,希望打造城市的中心和新的城市一种新的商业模式。

(图片来源:HBI公众号,侵删)
他们请了一个瑞士很有名的赫尔佐各建筑师这个组合去做它的一个改造。保留它原有建筑的一个特点,中间的这个之标志性大烟囱,由于高度它就变成了一个地标,从很多地方也可以看到。而且他们还突显这个地标,在顶上做一个发光的玻璃顶,取名叫“瑞士之光”这样的一个玻璃顶,这是保留原有建筑的特点。

(图片来源:HBI公众号,侵删)
赋予建筑新的功能,改建成一个博物馆、展览馆,放了很多艺术品,可以办小型聚会;重现城市文脉和历史文化,这里也保留了他呈现的主要内容——还是在英国工业时代的历史记忆;建立新的商业模式,也还是因为成为了城市地标,这里也可以每年产生很高的商业、艺术的价值。所以我觉得这是蛮成功的一个旧建筑改造的项目。

(图片来源:HBI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HBI公众号,侵删)
上海新天地
分享上海新天地这个项目,也是跟各位比较贴近的。第一次到上海,一定要去外滩和上海新天地,还是看整个城市文化和历史文脉,保留下来的是他最有价值的特点。

(图片来源:HBI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HBI公众号,侵删)
这是石库门,进的房子的那个门套这些石材做的,这是石库门的特点。当然整个进度还是要翻新和改造的,保留老上海跟时空的建筑,然后赋予新的功能,成为新的商业空间。这是以餐饮跟休闲文化为主的的功能,呈现城市文脉和历史文化,所以在这里还可以体现早期石库门的街道。

(图片来源:HBI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HBI公众号,侵删)
从这里可以看到什么呢?其实透过城市的老化、破败,透过我们刚才这样分析寻找它的建筑意义,可以重新变成我们新的发展机遇。
05 设计理念的实现
接下来其实也是跟各位来分享,我们设计理念的实现。刚才提到,我们事务所做了这么多年时间,我们的业态和项目的会有一些转变。尤其是这五年来,也偏向做了比较多这种旧建筑再利用和城市市中心一个地标建筑的改造。所以,这边也是跟各位分享我们这几年的一些作品和设计理念的实现。

(图片来源:HBI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HBI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HBI公众号,侵删)
这个项目就在刚才我介绍的上海新天地旁边,它是整个旧楼改造,在非常好的位置。
80、90年代盖好的楼,因为快速的建造,二十几年时间房子就不能用了,他的房子的包括内装、建筑都非常老化的。所以建筑结构都不变,从整个建筑的外墙和皮重新扒掉来做,包括内装也是全部拆掉重做的。比较可惜就是早期建筑比较晚,它的层高2.8米,非常矮,户型结构都非常不好。
所以我们重新规划做了这个项目……
↓ 后续精彩内容详见视频 ↓
世界的中国——2021大湾区设计盛典

(图片来源:HBI公众号,侵删)
「世界的中国」全球盛典是广州设计周助力中国优秀设计与品牌接轨全球的推广行动,每年度择全球重点城市举办,通过展览、活动等形式联动来自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顶流媒体、权威组织、设计机构及产业平台,共同见证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品牌在世界舞台的亮相,让中国设计产业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机构在此传递东方设计的思考和理念
世界的中国——2021大湾区设计盛典
主办机构:广州设计周
联合主办机构:广州设计周全球伙伴联盟(GIA)
联合支持:IDA国际设计大奖、APDC亚太设计中心
战略合作伙伴:HBI全球进口瓷砖
支持媒体:广州设计周新媒体社、绝对设计
世界的中国——2021大湾区设计盛典
联合支持:IDA国际设计大奖

(图片来源:HBI公众号,侵删)
美国IDA国际设计大奖(International Design Awards)创立于2007年,是美国最具权威的国际设计大奖之一。IDA倡导设计的可持续性、科学性、智能性,覆盖建筑设计、室内设计、产品设计、时尚设计、平面设计等五个门类,面向全球征集参赛专业级设计作品,评选条件十分严格。该奖项偏重视觉设计与新潮议题,也被称为世界各大知名设计奖项的“风向标”。
世界的中国——2021大湾区设计盛典
战略合作伙伴:HBI全球进口瓷砖严选平台

(图片来源:HBI公众号,侵删)
HBI全球进口瓷砖严选平台,致力于打造以高端进口瓷砖运营为主体的平台,坚持以“严谨的态度,严控的品质”全球臻选更适合中国用户的瓷砖产品。
HBI凭借其强大的市场运营能力和系统打造能力,现已布局全国近200城高端销售网点,始终坚持以用户为中心的经营及服务理念,旨在为用户带来健康的环境、无界的选择与创新的理念,成为消费者的高端生活设计大师。
此次,HBI与全球顶尖设计奖项同行,作为IDA国际设计大奖中国区唯一陶瓷合作伙伴,与一众华人获奖设计师紧密互动,助力更多先锋设计力量登上国际舞台。
(文章来源:HBI公众号,侵删)
【延伸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