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事件背后|论大企业爱惜羽毛的重要性!
一年一度的牛郎跟织女约会的日子来了,本来半个月前就跟对象(一本正经地假装有对象)去吃一顿馋嘴已久的海底捞,然鹅……
万万没想到,法制晚报8月25日下午的一则资讯,曝光了北京两家海底捞门店的后厨卫生问题,资讯一出,海底捞瞬间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上!
曾几何时,小编对海底捞心驰神往,服务水准之高可谓饮食行业之楷模:给女性顾客泡姜茶、给单身顾客放陪吃熊、帮食客通关游戏、给临走的顾客送整只哈密瓜……
如今卫生问题的暴露,有人愤怒、有人坚持信赖、更多人是唏嘘……
更有网友对餐饮行业信心尽失:
“估计大多数餐饮都有这样的问题吧,只是被曝光的背时!”
“别看有些饭店外表光鲜,其实都不会好到哪儿去。。。”
个别门店问题曝光,海底捞总公司难辞其咎。而海底捞的处理也相应也相当迅速,在8月25日下午发布承认错误的公告、当天傍晚发出对门店的处理通知。
部分公告内容截图
态度诚恳、处理迅速、承担责任、抚慰员工,公告一出,大多数网友还是买账的。
然而“一颗老鼠屎毁了一锅汤”,“一世英名一朝丧”,海底捞跌下神坛,过往的荣光恐怕难以再续。
饮食行业的卫生,更多的是考验从业者的良心,期待监管部门24小时全天候的督促是不可能的。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过去暴露街边餐饮的卫生问题,并不会像此次一样引起大家对整个餐饮行业的恐慌。海底捞作为带头大哥,这次真的没有带好头。
反观陶瓷行业,尤其是一线品牌,是否又都很好地扛起大企业的责任与担当了呢?
在市场的冲击面前,有多少企业始终坚守品质,又有多少企业不爱惜羽毛,在利益的驱动下不惜大量引进贴牌产品?
说实话,海底捞这一次的危机公关能被大多数网友接受并非因为真的解决了问题,往后是否真的加强排查也未可知,是因为海底捞的队友太“猪”了,消费者迫切需要海底捞的责任担当来挽回濒临崩溃的信心…
同样的,强辉并不期待自己超出其他品牌仅仅是因为品质,我们期待与同行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
高品质是好口碑的基础,在这之后的优秀团队打造、多渠道宣传、全方位服务才是有意义的。无品质无口碑,哪怕有,也岌岌可危。
在此,仅借七夕佳节,对强辉生产部门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是你们的无限苛求,成就了高品质典范的强辉品牌;
是你们的不懈努力,让强辉在变幻的市场中始终站稳脚跟;
是你们在背后的默默付出,让强辉人有底气与其他品牌进行角逐!
同时,我们也呼吁每一位陶瓷从业者能够坚守品质,不管大厂小厂,在追求量产的同时,不要忘记品质才是长远生存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