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辉陶瓷加大环保投入应对环保新标准
佛山禅城环保部门介绍,截至10月13日,禅城全区19家陶瓷企业中,1家10月初已关停,1家已停产,其余13家已完成治理设施深化改造,目前正处于调试阶段,4家正积极改造之中。此外,厂址位于限燃区内的10家陶瓷企业已全部按时完成清洁能源改造工作,完成率达100%。
11月1日是佛山陶企全面达新国标排放标准的大限。目前离“死线”不到20天了,强辉陶瓷如何应对?
作为佛山市陶企龙头之一,强辉陶瓷有限公司根据新国标要求,投入超过1000万元进行深化治理。加大投入进行污染物治理是大部分陶企的应对措施。禅城区现七成陶企已完成治理设施深化改造,有针对性地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粉尘等三大污染物进行深化治理,氮氧化物达标排放是其中最大的困难,企业做出各种尝试。强辉陶瓷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其粉尘和二氧化硫此前已能达新国标要求,不过目前其氮氧化物还未能稳定达标,“我们在喷雾塔安装了脱硝设备,但由于技术不成熟,脱硝液不稳定,我们还在调试。”为了能按时完成整治任务,强辉陶瓷在各地寻找治理方案,最终找到广西一家环保公司,计划采用最先进的布袋设备,改造完成后,不仅粉尘和二氧化硫能进一步降低,氮氧化物难题也有望得到解决,同时运行成本也可以降低,目前改造仍在紧张进行中。
面对新一轮陶瓷整治,扎根佛山40年的鹰牌陶瓷在这轮新国标的整改中选择了停产,走上转型之路。据介绍,鹰牌陶瓷位于张槎的生产基地的生产线已不再进行陶瓷产品的批量生产,而将批量生产移至河源的两个生产基地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