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罗娜水泥砖:粗野主义建筑的狂野魅力
马德里背景下的粗野主义建筑,有着直线和曲线形式结合的特点,它们大多建于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因为西班牙逐渐从佛朗哥独裁政权走向民主国家。这一时期出现了Fernando Higueras Díaz和Antonio Miró Valverde等西班牙建筑师,他们的粗野派作品远非平淡无奇,具有折衷主义的特质,让人联想到后现代主义运动。

(图片来源:费罗娜水泥砖公众号,侵删)
1964年,两位建筑师-- Díaz和Valverde --共同设计了可以说是西班牙最具代表性的粗野主义风格的建筑--西班牙遗产文化研究所。绰号为 "荆棘王冠",主要是由于其独特的金字塔形屋顶灯环绕着圆形结构的顶部,该结构有四层楼,有一个大的中央庭院,和五个内部庭院安置着内部花园。该项目在整个设计过程中经历了重大的改动,在经历了多次改造后于1990年才完工。

(图片来源:费罗娜水泥砖公众号,侵删)
两人还在1975年设计了独特的Edificio Princesa--马德里Universidad街区的军队住宅。极其深邃的阳台构成了富有表现力的外立面,粗野主义特有的粗糙、未完成的混凝土饰面被垂直花园和充满植被的露台所柔化,创造了一个掩盖了其宏伟规模的混凝土结构。

(图片来源:费罗娜水泥砖公众号,侵删)
Oiza的Torres Blancas大楼--设计于1961年,是 "有机 "的粗野主义的一个恰当的例子,它是Oiza建筑风格的典型代表。这座混凝土塔楼高71米,设计得像一棵树,建筑的弧形阳台以类似树叶在树枝上的方式组合在一起。这座建筑受到的全球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相互交错的圆柱形构成了建筑的体量,与20世纪60年代的日本新陈代谢主义的结构非常相似。

(图片来源:费罗娜水泥砖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费罗娜水泥砖公众号,侵删)
不仅仅局限于商业和住宅建筑,西班牙的粗野主义也出现在宗教建筑中--比如Cecilio Sanchez-Robles Tarín和Miguel Fisac Serna设计的令人回味的教堂。Serna于1965年设计的Santa Ana y la Esperanza教堂,在内部处理上呼应了柯布西耶的朗香教堂,祭坛内的拱形凹槽几乎是从裸露的混凝土墙面上切割出来的。

(图片来源:费罗娜水泥砖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费罗娜水泥砖公众号,侵删)
在这个拥有著名的中世纪La Latina街区的城市,看到马德里存在大量的粗野主义建筑,凸显了粗野主义运动真正的全球影响力,并展示了西班牙建筑师如何将这种建筑风格塑造成非常独特的城市形式。

(图片来源:费罗娜水泥砖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文章来源:费罗娜水泥砖公众号,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