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卫兵丨一座大宅的嬗变:做有灵魂有文化的大宅设计
3月5日,在聚焦大宅设计论坛暨2019威尼斯商人瓷砖经销商研讨会上,大卫建筑设计公司创办人刘卫兵带来了一场主题为“一座大宅的嬗变”的精彩演讲。
(图片来源:威尼斯商人瓷砖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威尼斯商人瓷砖公众号,侵删)
大宅,是有灵魂的设计
刘卫兵先生从自己参与的大宅建筑设计案例中,深入浅出地为大家讲解了他对大宅设计的看法。他说,欧洲更多的是城堡,中国则不一样,会更关注宅院整体的设计。
(图片来源:威尼斯商人瓷砖公众号,侵删)
谈及他的创作历程,他说:“房子一直在变,人一直在变,你的心没有变。”对于建筑创作,他一直认为,建筑只有与文化结合,才有灵魂。在建筑设计,特别是既有建筑的更新设计中,应该注重城市文脉,从历史和人文的角度去思考空间取舍和塑造。
大宅,是时间的盒子
接着,刘卫兵先生从西蜀宅院的设计深入分析了大宅设计的理念。
(图片来源:威尼斯商人瓷砖公众号,侵删)
作家叶圣陶先生描写1945年成都老城“几乎是房子藏在树丛里,不是树木栽在各家的院子里”。成都人喜欢发呆于光影静止的乔木和慵懒于茉莉花茶飘香的院坝。所以他保留原有基本空间格局和五株高大的银杏树,实际就是留住容纳时间的“盒子”。
原来的大、中、小院和坝或半敞或闭合地相套互渗、自由流动的格局,充分体现了西蜀宅院传统建筑文化灵动的特质。
大宅,是情感的表达
一座建筑的“包浆”是时间对建筑的抚摸,是情感对建筑的注入。 刘卫兵先生从自己的建筑设计作品案例,为大家诠释了他是如何做本地化建筑设计的。
(图片来源:威尼斯商人瓷砖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威尼斯商人瓷砖公众号,侵删)
中国建筑学会人居生态国际建筑规划设计方案竞赛评审委会在刘卫兵金奖作品中的评语是:
该设计不因循潮流、深究场址历史文化内涵,在保留并丰富院落式布局的同时别具创意地诠释了本土建筑文化更新发展之精髓。
大宅设计,
从威尼斯商人开始
大会上,刘卫兵先生与公司董事长徐素容女士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刘卫兵先生说:“与威尼斯商人合作,一定会落实做出本地的文化文创作品。深究历史文化内涵,在保留丰富布局的同时做出创新。为成都文创做出一个闪亮的地标,这是我们的共同愿望。”
(图片来源:威尼斯商人瓷砖公众号,侵删)
徐总说:“大卫建筑设计公司是入驻新西南陶艺文创产业园第一家建筑设计公司,这具有深远意义。我们将在成都东进战略下,继续促成天府文创城项目的合作。新西南公司做事很简单,就是玩泥巴,一系列战略协议的签订开启了我们的文创之路,我们将成为标杆园区。我们把室内室外一网打尽,把国际顶级设计师纳入圈层。新西南聚集了一大批优秀设计师,文创产业园将成为设计师深入交流的园区。威尼斯商人未来的局面,将会越来越好!”
(文章来源:威尼斯商人瓷砖公众号,侵删)
【延伸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