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中国的建筑陶瓷品类格局的变迁史
导语:有人说,雅虎终于玩完了。一个曾经市值1300亿美金的商业帝国,短短的16年缩水到30-40亿。这家曾经是第一个找到互联网商业模式、第一个千亿美金市值,创造了互联网经济奇迹的伟大公司,落到如此地步可以说是何其悲惨。
一个辉煌历史创造者就这样给历史抛弃,这是多么令人唏嘘之事。回首中国建陶业自千禧年后的发展,又何尝不是充斥着诸多此类的悲伤故事、令人扼腕叹息的企业。
时间回到2000年,那时候如果没有记错应该是中国建陶界仿古砖真正兴起的时代。那是一个何其辉煌的时代,一个以马可波罗为先锋的仿古砖品类江湖,开创了整个建陶界的新风向。在马可波罗的振臂高呼之下,出现了四大仿古砖品牌(马可波罗、金意陶、圣陶坊、荣高)割据江湖的局面。仿古风席卷整个建陶界,形成了瓷片、抛光砖、仿古砖三分天下的格局。
经过几年的发展,仿古砖开始由癫狂归于平静。曾经的仿古砖引领潮流的时代,换成了全抛釉迅速崛起的时代。全抛釉的出现,让中国建陶界再次风起云涌,形成了新的格局,并开创了陶瓷界的新品类。全抛釉粉墨登场,风头一时无俩,成为了当时炙手可热的产品、最被看好的瓷砖品类。
全抛釉的火热,让低沉了的建陶界迎来了新的曙光。但是,真正将中国建陶界带到黄金岁月的当属微晶石。微晶石,由博德、嘉俊两家巨头最先推行的瓷砖新品类。他们将瓷砖卖到了堪比黄金的价值,价格超千元一块,真正让瓷砖进入了高档商品的时代。当时,以博德精工为最盛者,并成为当时最具价值的微晶石品牌,同时也形成了博德、嘉俊、新中源、欧神诺四大品牌格局江湖的局面。
风起云涌的岁月,带来的不是欣欣向荣的繁荣,而是拉开了真正瓷砖的价格战的时代。全抛釉、微晶石,上演了中国建陶界品类最残酷的价格战,这场旷日持久的品类恶战,让中国陶瓷界带来了黑暗的迷雾。粉墨登场的却是墙外开花、一支独秀的大理石瓷砖。大理石瓷砖,被誉为中国建陶界第六大品类的产品,在简一的研发、推广下登上了中国建陶界的舞台,开创了新的格局。
大理石瓷砖的趋势爆发,依然逃脱不了仿古砖、全抛釉、微晶石的宿命。一场更浩大更疯狂的竞争再次出现,曾经可以与微晶石媲美的黄金产品,瞬间变成了到处可见的街头货。从曾经过千一块的价格,暴跌到跟全抛釉的价格几无区别。中国建陶界的品类发展似乎到了停滞的局面,到底是新品类冒起的太快,还是行业的竞争过于恶劣。无穷的深思环绕在脑海中,埋葬在众多的行业仁人志士心中。
是否,中国建陶界已经失去了创新动力?中国建陶界是否已经到了衰落的风烛之年。然而,真正的局面并不止步于此,品类的崛起依然存在,依然像当年的仿古砖、全抛釉、微晶石、大理石瓷砖一样,在默默的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这一品类不同于前面的几大品类,之所以不同从孕育的时间来说超过了前面的四大品类,这无论是称强于国际的意大利西班牙,还是中国,它都经过了超过近十年的生长以及培育。从八十年代日本人第一次提起,到九十年代意大利企业涉足,到2003年正式登陆博洛尼亚展并于第二年兴起于西班牙,整个历史可以说是波澜壮阔。而这一个品类,除了刚刚有足够的时间的孕育,更离不开的是它出现的大势。从国家十二五计划将节能环保定位国策,它就注定将成为未来真正的王者。它就是在中国孕育十年,并以革新为使命的陶瓷薄板。
有人说雅虎的诞生本身就是一个偶然,虽然创立雅虎的杨致远看准了未来的趋势,但难免有“德不配位”的嫌疑。一个企业的成功路径各有不同,但大致上可分为两种:一是人的能力对成功取得了决定性的因素;二是天时地利、厚积薄发的充分准备。相信经过十年孕育发展的陶瓷薄板,必定能够在蒙娜丽莎、LA’BOBO的领导下厚积薄发,开创中国陶瓷界新品类新格局。
【延伸阅读】



















